1、 全站仪全站仪 实实 训训 报报 告告 专业: 工程测量技术 一一,实习目的:实习目的: 理论需要实践来证明,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 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 通过控制网 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对测绘的概念,提高 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从而提高实 际成图技能,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二,所用仪器设备及成图软件所用仪器设备及成图软件: 1、全站仪 全站仪是指能自动地测量角度和距离, 并能按一定程序和格式 将测量数据传送给相应的数据采集器。 全站仪自动化程度高, 功能多, 精度好, 通过配置适当的
2、接口,可使野外采集的测量数据直接进入计 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或进入自动化绘图系统。 与传统的方法相比, 省去 了大量的中间人工操作环节, 使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同时 也避免了人工操作,记录等过程中差错率较高的缺陷。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精测模 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 2.5S,最小显示单位 1mm;跟踪 模式, 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 最小显示一般为 1cm, 每次测距时间约 0.3S;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 0.7S,最小显示单位 1cm 或 1mm。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 择不同的测距模式。 应注意,
3、 有些型号的全站仪在距离测量时不能设定仪器高和棱镜 高,显示的高差值是全站仪横轴中心与棱镜中心的高差。 3)坐标测量 (1)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2) 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或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 角。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 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 测点的三维坐标。 三,三,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运输仪器时,应采用原装的包装箱运输、搬动。 2)近距离将仪器和脚架一起搬动时,应
4、保持仪器竖直向上。 3)拔出插头之前应先关机。在测量过程中,若拔出插头,则可能丢 失数据。 4)换电池前必须关机。 5)仪器只能存放在干燥的室内。充电时,周围温度应在 1030之 间。 6) 全站仪是精密贵重的测量仪器, 要防日晒、 防雨淋、 防碰撞震动。 严禁仪器直接照准太阳。 四,四,全站全站仪的工作特点:仪的工作特点: 1、能同时测角、测距并自动记录测量数据; 2、设有各种野外应用程序,能在测量现场得到归算结果; 3、自动化数据采集 ,能实现数据流; 4、从高程测量的误差分析可得出结论。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不 能因提高测距精度而相应提高高差测量精度,其施测精度远低于水准 高程测量。因此,全
5、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无法普遍代替水准高程测量。 只有在精度较低的高程测量中才可使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 2、GPS 3、CASS5.0 五,五,坐标系统坐标系统 平面采用北京 54 坐标系 3 度带坐标。 高程基准:黄海高程系。 六六,外外业数据采集:业数据采集: 遵循 “ 从整体到局部 ” 、 “ 先控制后碎部 ”、 “ 由高级 到低级 ” 、 “ 步步有检核 ” 的原则。每次作业顺序为: 1. 确定测站点 确定测站点时, 要尽量保证大的可视区域, 同时还要保证有可通 视的已知点。所以,在实际作业时一般将测站点定在较高的地势,以 避免经常迁站。 2. 架设仪器 架设仪器时, 要保证仪器架稳, 一
6、般是将三脚架的腿间距稍微放大些, 保证平稳。角度过大将导致全站仪过低,给观测带来不便,同时也影 响观测员的行动;角度过小时全站仪放置不稳,存在仪器损害的潜在 危险。观测前要进行仪器的校验,对准已知点,以保证数据均为可信 数据。 3. 立棱镜 测量读数。立镜时要保证镜竿尽量竖直,每个碎布点保持间距 35-45 米 左右。实际碎部点间距大多在 35 米 左右 ,符合精度要求。全 站仪能够自动保存数据,读数较快。一般有两到三人负责立棱镜,其 中两人同时立镜。 4. 记录 本次外业数据采集作业采用的是无码作业,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采集数 据速度快, 缺点是只能是采集数据, 无法对数据的性质进行分类记录, 所以在观测同时要进行草图的勾绘, 以便内业作业。 一般由一人主测, 另一人勾绘草图 5. 测站点检验及校和 在测量一定点数(一般为 300 点)后或迁站时,要进行一次测站点 检和。检和方法为:重测某一已知点(一般为后视控制点) ,检验两 次误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如果误差超出范围则所测数据有误。 七,七,测量内容测量内容 全站仪测量和其他测量仪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