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楼设计

    • 资源ID:1400746       资源大小:362.50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楼设计

    1、 1 一、设计基本资料 2 二、结构设计方案的确定 . 3 2.1. 楼盖选择 3 2.2. 墙体截面尺寸及材料选择 . 3 三、高厚比验算 . 3 3.1. 确定静力计算方案 3 3.2.底层承重纵墙高厚比验算 . 4 3.2.1.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4 3.2.2.内纵墙高厚比验算 4 3.3.底层横墙高厚比验算 5 3.3.1.无开洞横墙 5 3.4.标准层承重纵墙高厚比验算 . 6 3.4.2.内纵墙 . 6 3.5.标准层横墙高厚比验算 7 3.5.1.无开洞横墙 7 3.5.2.开洞横墙 7 四、荷载统计. 8 4.1.板荷载计算表(KN/) 8 4.2.板活载计算表(KN/) 9

    2、4.3.梁恒载计算表(KN/m). 9 五、楼盖设计10 5.1.楼面梁板尺寸选择 10 5.2 楼面板设计 .10 5.2.1.板的计算.10 5.3.板的配筋设计 .12 5.3.1.A 板的配筋计算 13 5.3.2.B、C 板计算 .14 5.3.3.E 板计算: 14 5.3.4.D 板的配筋计算 15 5.4.梁的设计 16 5.4.2.配筋计算.17 六、墙柱设计18 6.1.荷载计算 18 6.2.承重横墙 19 6.3.承重纵墙 21 6.3.1.内力计算.22 6.3.2.承载力验算 .22 七、构造柱、圈梁、过梁 23 7.3.过梁 .23 八、小结.24 九、参考文献2

    3、6 2 一、设计基本资料一、设计基本资料 1.1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武汉市武钢三中第四教学楼设计 1.2 设计条件设计条件 1.2.1 建筑规模及平面布置建筑规模及平面布置 平面尺寸 BL=18m30m,一层层高 3.9m,其他层高 3.4m 1.2.2 主要设计参数主要设计参数 A,设计使用年限和环境类别:按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 要求,本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上部结构为室内正常使用 环境,环境类别为一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B,抗震设防要求:武汉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6。 C,气象资料:不考虑风荷载(房屋层高小于 4 米,房 屋总高 13.7 米小于 28 米) ;雪荷载:0.35KN/

    4、m D,楼面活荷载:标准值2.0KN/m。 组合值系数c=0.7。 频遇值系数=0.6 准永久值系数:0.5 3 二、结构设计方案的确定二、结构设计方案的确定 2.1. 楼盖选择楼盖选择 本设计的楼盖与屋盖分别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和钢屋盖,混 凝土选用 C30 强度的混凝土。 2.2. 墙体截面尺寸及材料选择墙体截面尺寸及材料选择 截面尺寸如图,墙体的承重方案采用纵横墙混合承重方 案,承重墙体的截面尺寸采用普通烧结砖,所有墙体全部初步采 用 370mm厚墙,并采用 MU25 烧结砖和 M15 混合砂浆砌筑, 教 室纵墙上开有洞口作为门窗供通人,采光用。横墙出走廊开孔作 为窗采光以外,在教室中不开

    5、孔,以便放置黑板等教学器材。 三、高厚比验算三、高厚比验算 3.1. 确定静力计算方案确定静力计算方案 底层层高 3.9m,底层最大横墙间距为 8.4m。由于 s=8.4 20m,该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砂浆强度等级M7.5. 查表得墙体允许高厚比=26. 标准层层高 3.4m,最大横墙间距为 8.4m,由于 S=8.4 4 20m,该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又由于 S=8.4m2H=2 3.4=6.8m,则查表知 Ho=1.0H=3.4m。 3.2.底层承重纵墙高厚比验算底层承重纵墙高厚比验算 3.2.1.外纵墙高厚比验算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由于 2H=23.9=7.8mS=8.4m

    6、,则 Ho=1.0H=3.9m。 墙体厚度 h=370mm,相邻窗间墙之间的距离 s=8400mm, 在宽度范围内的门窗洞口宽度 b=23000=6000mm。 由于是承重墙,且厚度 h=370240mm,得到允许高厚比 影响系数 1=1.0. 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2=1-0.4bs/s=1-0.4 6000/8400=0.71 则=Ho/h=3.9/0.37=10.54 1 2=18.57 结论: 满足要求。 3.2.2.内纵墙高厚比验算内纵墙高厚比验算 内纵墙和外纵墙计算高度相同,Ho=3.9m. 5 墙体厚度 h=370mm,相邻窗间墙之间的距离 s=8000mm,在长度 s 范围内的门窗洞口总宽度b=6000mm.(由于 2=1-0.4bs/s,所以只 要当 bs/s 最大时 2 最小,即允许高厚比 1 2最小,我取轴线 至间的教室验算内纵墙高厚比.)。得到 2=1-0.4bs/s=1-0.4 6000/8000=0.7 则=Ho/h=


    注意事项

    本文(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楼设计)为本站会员(毕***)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