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录 1 设计资料 1 1.1 桥面净空 1 1.2 主梁跨径和全长 1 1.3 材料 1 2 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 3 2.1 恒载及其内力(按纵向 1m 宽的板条计算) . 3 2.1.1 每延米板条上恒载 g 的计算. 4 2.1.2 每延米板条的恒载内力计算. 4 2.2 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 4 2.3 内力组合 6 2.3.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组合(用于验算强度). 6 2.3.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内力组合(用于验算裂缝宽度) . 6 3 主梁内力计算 6 3.1.1、绘制 1 号梁、2 号梁和 3 号梁的横向分布系数影响线,如图 3-1 所示. 6 3.1.3 求荷载横向分布系
2、数 . 7 3.2 荷载位于跨中时,选用修正偏心压力法计算荷载的横向分布系数 8 3.2.1 T 形主梁的细部尺寸如图 3-2 所示,计算 I 和 T I . 8 3.2.2 计算抗扭修正系数 . 9 3.2.3 计算横向影响线竖标值. 9 3.2.4 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10 3.3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沿桥跨方向的变化 . 12 3.4 主梁恒载内力计算 . 13 3.4.1 计算恒载集度 14 3.4.2 恒载内力计算 15 3.5 活载内力计算 16 3.5.2 2 号梁的内力组合计算 18 4 横隔梁内力计算. 20 4.1 确定作用在横隔梁上的计算荷载 . 21 4.2 绘制中横隔梁
3、的内力影响线 . 22 4.2.1 对于 1 号梁上的截面弯矩 M 的影响线可计算如下: 22 4.2.2 对于 1 号梁和 2 号梁之间的截面的弯矩 12 M ,影响线计算如下:23 4.2.3 对于 2 号梁的截面弯矩的影响线可计算如下: 25 4.2.4 对于 2 号梁和 3 号梁之间的截面的弯矩影响线计算如下: 27 4.2.5 对于 3 号梁截面的弯矩 3 M影响线计算如下:. 28 4.3 判断弯矩和剪力最不利的截面 . 31 5 结束语. 32 6 参考文献. 33 第 1 页 1 设计资料 1.1 桥面净空 净-7+21.0m 人行道 1.2 主梁跨径和全长 主梁: 标准跨径:
4、 b L=25m 计算跨径:L=24.50m 预制长度:L=24.95m 横隔梁 5 根,肋宽 15cm. 1.3 材料 材料 规格 内容 钢筋 HRB335(原级) 主梁主筋、弯起钢筋和架立钢筋 R235(原级) 箍筋 混凝土 C25 主梁 C30 桥面铺装 1.4 结构尺寸(如图 1-1,图 1-2,图 1-3 所示) 第 2 页 图 1-1 桥 梁 横 断 面 图 ( 单 位 : cm) 100700100 12 180180180180 8 图 1-2 T型 梁 尺 寸 图 ( 单 位 : cm) 13 20 10 100 1.5 180 第 3 页 2495 609609609609
5、 2450 15 图 1-3 桥 梁 纵 断 面 图 ( 单 位 : cm) 2 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 2.1 恒载及其内力(按纵向 1m 宽的板条计算) 结构尺寸(见图 2-1) 第 4 页 1.5 13 10 180 图 2-1 铰 接 悬 臂 板 计 算 图 示 ( 单 位 : cm) 20 2.1.1 每延米板条上恒载 g的计算 C30 混凝土桥面铺装 1 g: 1 g=0.11.025= 2.5/kNm C25 混凝土 T 形梁翼板自重 2 g: 2 g=(0.105+0.13)/2124=2.82/kNm 每延米板条上恒载 g:g= i g = 1 g+ 2 g=2.5+2.82=5
6、.32/kNm 2.1.2 每延米板条的恒载内力计算 每米宽板的恒载弯矩 m in,g M: m in, g M= 22 111800200 5.32()1.702 2221000 gl /kNm 每米板宽的恒载剪力 A g V: 0 1800200 5.324.256 21000 Ag VglK N 2.2 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 将车辆荷载的后轮作用于铰缝轴线上(见图 2-1 所示) ,后轴作用力标准值 第 5 页 为 P=140kN,轮压分布宽度如图 2-2 所示,后轮着地宽度为 2 0.6bm。着地长度 为 2 0.2am,则 mHaa4.01.0220.02 21 mHbb8.01.0260.02 21 0 2180020016001.6lmmm 2l。 =1.6 d a1/2 l。 a1/2 =1.4l。 3.4 2-2 车 辆 荷 载 的 计 算 图 式 ( 尺 寸 单 位 :m m) 荷载对于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为: 10 20.41.41.63.4aad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