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创新课程设计 (组合梁弯曲应力的应变片粘贴及测试) 学 校: 班 级: 10 机 41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自 2012 年 12 月 24 日至 2013 年 1 月 4 日 2 目录 前言 . 3 第一章 设计目的 . 4 第二章 主要内容 5 第三章 理论知识 6 3.1 简支梁 . 6 3.2 纯弯曲 . 6 3.3 两梁叠合 . 7 第四章 实验内容 8 4.1 主要设备 . 8 4.2 应变片工作原理 8 4.3 实验原理 . 9 4.4 实验步骤 12 第五章 结果分析 . 22 5.1 试件尺寸及材料属性. 22 5.2 理论知识 23 5.3 实验数据 24
2、 5.4 误差分析 26 第六章 设计小结 . 28 第七章 参考文献 . 29 3 前言 创新课程设计是每个大学生检验自己理论知识的一种能力测试, 是一种能力的拓展。通过创新课程设计,我们可以将各种理论知识融 会贯通, 也可以在原先的基础上弥补自己知识的残缺,更可以掌握更 先进的理论知识。总之,开展创新课程设计对于我们是十分有利的。 我们这两个星期的课程设计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检验叠合梁理 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差距, 同时分析叠合梁与整体梁在受同样大小力 时各个点应力的不同。 本课题主要是利用材料力学知识对组合梁的理 论计算公式的推导,通过 1/4 桥进行应力的测试。 总之, 本课题对提高学生的
3、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 及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和重要意义。 4 第一章 设计目的 在工程实际中,梁是一种常见的构件,有时为了加固梁,采用上 下叠合的方式, 从而形成叠合梁或称为组合梁或者复合梁, 准确的说,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所构成的梁,称为组合梁(复合梁) 。梁的 叠合方式不同对梁的应力和抗裂性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叠合方式的恰 当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在工程结构或机械中,为保证其正常工作,构 件应有足够的能力负担起应当承受的载荷。因此应当满足一下要求: (1)强度要求 在规定载荷作用下的构件不应破坏。 (2)刚度要求 在载荷作用下,构件即使有足够的强度,但
4、若 变形过大,仍不能正常工作。 (3)稳定性要求 构件应有足够的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 材料力学的任务就是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下,为设 计既经济又安全的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由于材料力学知识研究变形固体时常要以下列假设为基本前提: 1.连续性假设 假设物体内部充满了物质,没有任何空隙。 2.均匀性假设 假设物体内各处的力学性质是完全相同的。 3.各向同性假设 假设材料在各个方向的力学性质均相同。 所以理论结果与实际结果会存在差距,需要由试验来验证,还有 一些尚无理论结果的问题,须借助试验方法来解决。通过两种方式的 比较来获得与实际结果更接近的值, 为工程实际问题的解
5、决提供了方 便。 5 第二章 主要内容 1.在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上测定单梁的纯弯曲正应力实验; 2.对叠合梁清洗,贴应变片,焊接线路; 3. 在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上测定叠合梁的纯弯曲正应力实 验。 6 第三章 理论知识 3.1 简支梁 简支梁就是梁的两端搭在两个支撑物上, 梁端和支撑物铰接, 支撑物只能给梁端提供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约束,不能提供转动约 束的梁。 现实看是只有两端支撑在柱子上的梁, 主要承受正弯矩, 一般为静定结构。体系温变、混凝土收缩徐变、张拉预应力、支 座移动等都不会在梁中产生附加内力,受力简单,简支梁为力学 简化模型。 简支梁 3.2 纯弯曲 梁的横截面上同时存在剪力和弯
6、矩时,这种弯曲称为横弯曲。剪 力 是横截面切向分布内力的合力;弯矩 M 是横截面法向分布内力 的合力偶矩。所以横弯梁横截面上将同时存在剪应力 和正应力 。 实践和理论都证明,其中弯矩是影响梁的强度和变形的主要因素。因 此,讨论 Q = 0,M = 常数的弯曲问题,这种弯曲称为纯弯曲纯弯曲。 与扭转相似,分析纯弯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同样需要综合考虑 变形、物理和静力三方面的关系。 7 3.3 两梁叠合 由两种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梁直接叠合或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组 成叠合梁。 假设在弯曲时两梁界面产生了相同的曲率 发生相同变形时,界面固定时所承担的弯矩值为界面自由时的 4 倍,单根梁的 8 倍。 0 1 = E I M 总 0 0 8 = 4 EI MM 总 3 0 b2 =8 12 h II 8 第四章 实验内容 4.1 主要设备: 1.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纯弯曲试验装置一套,XL2118A 型应 力、应变综合参数测试仪一台; 2.温度补偿块、螺丝刀等。 4.2 应变片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