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 摘要摘要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最快,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其在计 算机设计,人工智能,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科学计算等诸多领域均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大环境给各成人高校提出了实现校际互 联,国际互联,实现静态资源共享,动态信息发布的要求; 信息化对学生个人提出 了驾驭和掌握最新信息技术的素质要求;信息技术提供了对教学进行重大革新的 新手段;信息化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创造了有效途径. 校 园网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为成人高校所重视. 目录目录 1 概述
2、. 3 2 需求分析 3 2.1 设计任务 3 2.2 设计要求 4 2.3 需求描述的规范文档 . 4 3 概念结构设计 . 5 3.1 概念结构设计工具(E-R 模型) 5 3.2 学生信息子系统 6 3.2.1 子系统描述 6 3.2.2 分 E-R 图 . 6 3.3 教师信息子系统 . 7 3.3.1 子系统描述 7 3.3.2 分 E-R 图 . 7 3.4 课程信息子系统 7 3.4.1 子系统描述 7 3.4.2 分 E-R 图 . 8 3.5 院系信息子系统 8 3.5.1 子系统描述 8 3.5.2 分 E-R 图 . 9 3.6 总体 E-R 图. 9 3.6.1 E-R
3、 图的集成 . 9 3.6.2 总体 E-R 图 10 4 逻辑结构设计 . 10 4.1 关系数据模式 . 10 4.2 视图的设计 11 5 数据库物理设计与实施 . 12 5.1 数据库应用的硬件、软件环境介绍 12 5.2 物理结构设计 . 13 5.3 建立数据库 . 14 5.4 加载测试数据 . 19 6 数据操作要求及实现. 20 6.1 数据查询操作 . 20 6.2 数据更新操作 . 23 6.2.1 数据修改 . 23 6.2.2 数据添加 . 25 6.2.3 数据删除 . 27 6.3 数据维护操作 . 27 7 收获、体会和建议 28 8 主要参考文献。 28 1
4、概述概述 教学管理是所有学校都应有的最基本的管理功能。 通过教学管理系统,使教 学的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的目的。对 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中的课程、选课、学生、班级、教师、成绩等相关内容进 行分析,完成具有学生管理、 成绩管理、班级管理、教师管理、课程管理等相关功能的小型数据库管理应 用系统 2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 2.1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调查应用领域, 对应用领域中的信息要求和操作要求进行 详细分析,形成需求分析说明书。重点是调查,收集与分析用户在数据管理中的 信息要求,处理要求,数据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为了完成需求分析的任务,要详细调查待开发的
5、数据库应用部门的情况, 了解原系统工作概况,分析用户的各种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新 系统必须考虑今后的扩充和改变,不能仅仅按当前应用需求来设计数据库。 数据库应用 课程实践:实践和巩固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有关知识,熟练掌握 对于给定结构的数据库的创建、 基本操作、 程序系统的建立和调试以及系统评价。 数据库原理 软件设计实践: 实践和巩固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关于关系数据 库原理的有关知识和数据库系统的建立方法,熟练掌握对于给定实际问题,为了 建立一个关系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 必须得经过系统调研、 需求分析、 概念设计、 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系统调试、维护以及系统评价的一般过程 教学管理系
6、统实现学校的简单教学管理,包括学生入学登记、学生选课、教 师登记考试成绩、补考处理、学生成绩统计、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可随时查询 出院系、教师、学生、课程、选课、成绩等情况。 系统的主要信息如下: 院系:编号、院系名、负责人等。 教师:工号、姓名、性别、所属院系、职称、年龄、出生年月、基本工资 等。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所属院系等。 课程:课程代号、课程名、课时数、课程类型、学分等。 2.2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学校学籍管理的具体规定是: 学生入学时进行新生登记,登记后即可选课学习课程; 每门课程可以同时开设多个班, 由多位教师讲授, 每位教师也可上多门课; 每个学生最多可以选修120个学分(不考虑每学期的学分限制) ,每门课有 多个学生选修,满15人才开课,但不能超过50人,以保证教学质量。 学生选修每门课会获得一个成绩,若成绩不及格则补考后还需记录补考成绩。 只有成绩及格才能获得相应课程的学分。 2.3 需求描述的规范文档需求描述的规范文档 经分析之后,本系统要用到7个基本表:院系表,学生表,课程表,选 课表、教师表,授课表,学分表。数据结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