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类型:设计类型: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综合课程设计综合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数字时分数字时分中继中继自环通信模型设计自环通信模型设计 系系 别:别: 电子信息电子信息学院学院 年级专业:年级专业: 通信工程通信工程 学学 号:号: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2013 年年 12 月月 23 日日-2013 年年 12 月月 27 日日 1 摘要: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高速数据传输和移动多媒体业务的渴望不 断上升,通信界正依托当今飞速发展的通信技术向 3G 体制挺进。在这一演 进过程中,分组交换技术以自己独特的优点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2、在数字通信中,为了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采用时分复用技术进行信 息传送。分组交换采用统计时分复用技术,它在给用户分配线路资源时,不 像同步时分复用那样固定分配带宽,而是按需动态分配。这样线路利用率比 较高。 近年来,随着光纤技术获得巨大成就,信道的传输速率明显增强,这位 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帧中继、异步转移模式等快速分组交 换技术迅速的发展起来。展望未来的高速互联网世界以分组交换技术为基础 的分组核心网最终将承担全部数据业务已是不争的事实。 2 目录目录 1 简介: 3 1.1 时分中继的背景 . 3 1.2 同步时分复用简介 . 3 1.3 同步时分复用设计 . 3 2 时分中
3、继实验 5 2.1 实验目的 5 2.2 实验方法 5 2.3 实验步骤 7 3 数字交换网络芯片 MT8980 介绍 9 3.1 简要说明 9 3.2 引出端符号说明 9 3.3 引出端功能说明 10 3.4 电路的基本原理 10 4 实验相关波形 13 5 实验总结 16 3 数字时分复用与中继传输 一一 简介简介: 1.1 时分中继的背景时分中继的背景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对模拟信源使用抽样、量化、编码等过程进行数字化后, 一般都采用时分复用来提高信道的传输效率。复用就是用同一个信道传输多 路信号(如语音、数据、图像信号) 。为了在接收端能将多路信号区分开,必 须使不同路信号具有某种不同的
4、特征、按照区分多路信号的方式可以把复用 分为时分复用、频分复用和码分复用。时分复用就是将传输时间分为多个互 不重叠的时隙,利用不同时隙传输各路不同信号,多路信号使用各自的时隙, 合路称为一个复用信号,在同一信道中传输。在接收端可以按同样的规律把 多路信号从复用的一路信号中分开。 1.2 同步时分复用简介同步时分复用简介 同步时分复用:一个帧的若干时隙,按顺序编号,标号相同的成为一个子信道,传递同一路 话路信息,速率恒定。 固定分配带宽, 对传递的信号无差别控制, 并且不做任何处理, 其流量控制基于呼叫延时制。 位置化信道 (STDM,SynchronousTime-DivisionMultip
5、lexing)这种技术按照信号的路数划分时间片, 每一路信号具有相同大小的时间片。 时间片轮流分配给每路信号, 该路信号在时间片使用完 毕以后要停止通信, 并把物理信道让给下一路信号使用。 当其他各路信号把分配到的时间片 都使用完以后, 该路信号再次取得时间片进行数据传输。 这种方法叫做同步时分多路复用技 术。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优点是控制简单, 实现起来容易。 缺点是如果某路信号没有足够多的 数据,不能有效地使用它的时间片,则造成资源的浪费;而有大量数据要发送的信道又由于 没有足够多的时间片可利用,所以要拖很长一段的时间,降低了设备的利用效率。 1.3 同步时分复用设计同步时分复用设计 针
6、对数字 CCD 图像数据传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借助于光纤的串行传输方案, 阐述了系统工 4 作原理、硬件结构和软件仿真。以 CPLD 和 FIFO 为核心器件,基于同步时分复用原理,实 现了 2 路同步控制信号和 8 路图像数据的不同速率信号的复接和分接。 对以往的并行传输系 统进行了改进,简化了系统结构,并实现了 CCD 相机图像数据高速率,远距离传输的要求。 常用于电路交换中,适合透明数据传输。 5 二二 时分中继实验时分中继实验 2.1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 1通过时隙的改变和调整实验,进一步理解时分复用的概念。 2. 说出数字时分复用技术优越之处。 2.2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 打开电源开关,选择“时分中继” ,按确认。见图 16-1 所示。此时四个话路(即甲方一、 二路,乙方一、二路的 PCM 的编码波形)的时序初始值分别设置为 04、08、16、30,用示 波器双踪通道接入到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