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题 目: 调频发射机设计 系 (院) : 通信工程系 学 期: 专业班级: 通信 112 姓 名: 学 号: 评语:评语: 成绩:成绩: 签名: 日期: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书 专 用 纸 第 1 页 共 10 页 调频发射机电路设计调频发射机电路设计 一一 绪论绪论 1.1 1.1 摘要摘要 调频信号的基本特点是它的瞬时频率按调制信号规律变化,因而,一种最容易的实 现方法是用调制信号直接控制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使其不失真地反映调制信号的变化规 律。通常将这种直接调变振荡器频率的方法称为直接调频法。采用这种方法时,被控的 振荡
2、器可以是产生正弦波的 LC 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也可以是产生非正弦的张弛振荡 器。前者产生调频正弦波,后者产生调频非正弦波(例如调频方波,调频三角波) ,如果 需要,通过滤波等方法将调频非正弦波变换为调频正弦波。本电路采用 LC 振荡器。 1.21.2 主要性能要求主要性能要求 1 (天线)负载电阻:RL=75 欧; 2 发射功率:Po80mW; 3 工作中心频率:f0=6.5MHz; 4 最大频偏:kHzf m 75; 5 总效率:%50 A 。 1.3 1.3 概述概述 设计一个完整的小功率直接调频发射机系统,直接调频发射系统框图主要由调频振 荡器、缓冲隔离器、倍频器、高频功率放大器、调制
3、信号发生器等电路组成。原理 图如图 1。 图 1 直接调频发射机组成框图 二二 电路原理电路原理 2.1 LC2.1 LC 振荡电路工作原理振荡电路工作原理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又称考毕兹(Colpitts)电路,基本结构入图 2 左图所示。图 中 Cc 为耦合电容,Cb 为旁路电容,电阻 Rb1,Rb2 和 Re 构成分压式偏置,为电路提供 直流偏置,Rl 为输出负载电阻。电路的交流通路如图 3 右图所示,如果移去管子,电容 C1,C2 和电感 L 为并联谐振回路,构成电路的选频网络。对于一个振荡器,当其负载阻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书 专 用 纸 第 2 页 共 10 页 抗及反馈系数已经
4、确定的情况, 静态工作点的位置对振荡器的起振以及稳定平衡状态 (振 幅大小,波形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要想起振,首先三极管应该工作在静态工作点。 电路应选择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图2 振荡电路 电容三端反馈振荡电路利用电容 C1 和 C2 作为分压器,该电路满足相位条件,选取 合适时满足振幅起振条件,该电路就可振荡。可得到振荡频率近似为 LC f 2 1 (2.1) 式中:C是振荡回路的总电容。该电路与电感三端反馈振荡电路相比,输出波比较好,波 形更接近正弦波。适当地加大电路电容,就可减弱不稳定因素对频率的影响,从而提高 电路的稳定度。 LC振荡电路图如下: 图3 LC振荡电路图 课 程
5、设 计 报 告 书 专 用 纸 第 3 页 共 10 页 仿真波形如下: 图4 调频仿真波形 频率如下; 图5 振荡频率 2.22.2变容二极管调频原理变容二极管调频原理 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直接调频电路,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和自动频率 微调系统。其优点是工作频率高,固有损耗小且线路简单,能获得较大的频偏,其缺点 是中心频率稳定度较低。较之中频调制和倍频方法,这种方法的电路简单、性能良好、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书 专 用 纸 第 4 页 共 10 页 副波少、维修方便,是一种较先进的频率调制方案。利用二极管的特性直接产生调频波, 其原理电路如图4所示。 图 6 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
6、变容二极管 Cj 通过耦合电容 C1 并接在 LCn 回路的两端,形成振荡回路总电容的一 部分。因而,振荡回路的总电容 C 为: jn CCC (2.2) 振荡频率为: )(2 1 2 1 jn CCLLC f (2.3) 加在二极管上的反向偏压为: QR VV(直流反偏) V(调制电压) O V(高频振荡,可忽略) 在微波发射机中,常用速调管振荡器作为载波振荡器,其振荡频率受控于加 在管子反射极上的反射极电压。因此,只需将调制信号加至反射极即可实现调频。 若载波是由多谐振荡器产生的方波,则可用调制信号控制积分电容的充放电电流, 从而控制其振荡频率。 调频电路如下: 图 7 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的工作原理图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书 专 用 纸 第 5 页 共 10 页 仿真波形如下: 图 8 二极管调频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