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说明书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说明书 调频接收机设计 院、 部: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专 业: 通信工程 班 级: 通信 1102 完成时间: 指导老师: I 摘 要 本次课程设计,其目的是得到一个简易的调频接收机。所谓调频接收机,是 指将所要接收的电台在调谐电路里调好以后,经过电路本身的作用,就变成另外 一个预先确定好的频率,然后再进行放大和检波。这个固定的频率,是由差频的 作用产生的。 在调频接收机的设计过程中, 应将其分为选频网络、 高频放大、 变频、 解调、 低放和低频功放六个部分。但是在设计时必须全面考虑,妥善处理一些相互牵制 的矛盾,特别要抓住主要矛盾
2、(稳定性、选择性、失真等) ,才能使得接收机有 较好的指标。接收机能够大大提高接收机的增益、灵敏度和选择性。提高了动手 能力,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能建立无线电调频接收机的整机概念,了解调频接 收机整机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从而能正确设计、计算调频接收机 的单各元电路。 关键词:调频;混频;鉴频 II 目目 录录 1 设计任务. II 1.1 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错误错误! !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1.2 设计思路 . 错误错误! !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2 调频接收机系统原理分析 3 2.1 调频原理 3 2.2 调频接收机原理 4 3 设计内容 5 3.1 高频小信号
3、放大电路. 5 3.1.1 工作原理 . 5 3.1.2 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图及仿真图 . 5 3.2 本地振荡回路 . 7 3.2.1 工作原理 . 7 3.2.2 本地振荡电路图及仿真图 . 7 3.3 混频电路. 8 3.3.1 工作原理 . 8 3.3.2 一次混频原理图及仿真图 . 9 3.4 二次混频 错误错误! !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3.4.1 原理图及仿真图 10 3.5 斜率鉴频器双失谐回路 11 3.5.1 工作原理 11 3.5.2 鉴频电路图及仿真图 11 3.6 低频放大电路 11 结束语. 错误错误! !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15 附 录 16
4、 1 1 设计任务 调频接收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 四个阶段,他们的原理框图大同小异。 对于超外差接收机,由接收天线、高频带通滤波器、高频放大器、本振、 混频、陶瓷滤波器、包络检波器、低放及功放还有扬声器等组成。 1.1 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工作频率范围 接收机可以接受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或波 段覆盖。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频率相对应。如调频广播收音机 的频率范围为 88108MH,是因为调频广播收音机的工作范围也为 88 108MHz。 2.灵敏度 在标准调制(如调制频率 f=1 kHz 、频偏fm =5kHz
5、或 25kHz、50 kHz、75 kHz )条件下,使接收机输出端为额定音频功率和规定信噪比的输入信号电平, 称为灵敏度。接受的输入信号电平越小,灵敏度越高。调频广播收音机的灵敏度 为 50 V。 3.中频选择性 接收机 6dB 带宽和带外的抑制能力称为中额选择性, 一般调频收音机的中频 6dB 带宽为100kHz,200kHz 处的带宽抑制能力应大于 40dB,手机中频 6dB 带宽为5kHz,10kHz处的带宽抑制能力应大于 40dB。 4.中频抑制比 接收机对输入信号为本机中频信号 fi 的抑制能力称为中频抑(IFR)IFR=20 (VIF/VS) ,式中 VS 是输入灵敏度电平,VI
6、F 是使输出功率为额定值的输入中 频信号电平,单位用 dB(分贝)表示 dB 数越高,中频抑制能力越强。频率 fj 比本振频频率高一个中频 fi, 它与本振频率 fo之差仍等于中频 fI, fj =fo+fi=fs+2fi, fs 是接收机工作频率。 2 5音频响应 接收机在标准调制 (如调制频率 f=1kHz 、 频偏fm=5kHz或 25kHz、 50 kHz、 75 kHz)和标准输入信号电平(如灵敏度或两倍灵敏度)下音频输出电平和调制 频率的输出关系,称音频响应。 6额定输出功率 接收机的负载上获得的规定的(由接收机指标规定)不失真(或非线性系统 为给定值时)功率,称额定输出功率。 本次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1、工作频率MHzf10 0 ; 2、输出功率)4(25.0 LO RWP; 3、灵敏度为V10。 1.2 设计思路 根据此次课程设计的要求,我设计的是一个简易的调频接收机。整个电路由 五部分组成,分别为高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