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一章第一章 设计任务及资料设计任务及资料 1.1 1.1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 10 万人口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1.2 1.2 设计目的及设计目的及任务任务 某地区的一个小城市,居民约 10 万人,城市废水主要为食品工业生产废水及居民生活 污水,生产废水的主要污染物乳脂肪、乳糖、乳蛋白、硝酸、NaOH 等;生活污水主要来源 于卫生间、洗澡和洗衣间等。某些污水未经处理即排入河流,已造成河流严重污染,等待解 决,并要对可能的污染源进行控制。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水质达 到国家排放标准才允许排放。现根据该厂污水水质情况及国家标准,设计一套处理量为 10 万 m 3/d 的废水
2、处理工艺,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降低废水的 COD 浓度,从而降低了生物处理 负荷,使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减少环境污染。 1.3 1.3 设计资料设计资料 1进出水水质指标数据,如图 1-1 所示 表1-1 进出水水质指标 单位:mg/L 指 标 COD BOD5 SS 进 水 250 200 250 二级出水 50 25 50 2周边地区地形地貌及气象资料:风向:多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最大风速为 32m/s, 平均为 1.6m/s, 历史最高台风 12 级。 气温: 最冷月平均为28 ; 年平均为气温 15.1 ; 水文:站附近河流历年最高洪水的洪水值为 265 米,河流流速为 0.8m/
3、s。附近土壤为砂质 粘土,该河即在该厂污水站附近。 2 3其他资料: (1) 厂区附近无大片农田。 (2) 拟由省属建筑公司承建施工。且各种建筑材料均能供应。 (3) 电力供应充足。 1.4 1.4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主要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1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 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 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 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 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 (GB/T199232005) ; 6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50335
4、2002) 。 第二章第二章 设计工艺设计工艺 2.12.1 设计内容简介设计内容简介 1 1、处理工艺确定原则、处理工艺确定原则 为了同时达到污水处理厂高效稳定运行和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的目的,依据下列 原则进行了污水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技术成熟,处理效果稳定,保证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投资低,运行费用省,低投入高效益; 选定工艺的技术设备先进、可靠,国产化程度高,性能好。 2 2、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3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好氧处理过程。污水在曝气池中通气充氧,使各种活性污泥微生物大 量生长繁殖,能形成菌胶团的细菌形成絮状体,原生动物附着其上,丝状细菌与真菌也交织 穿插期间
5、,形成一颗颗悬浮于混合液中的絮体颗粒,每一颗粒就是一个微生物群体。这样的 活性污泥颗粒与进入曝气池的污水相接触,即发生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分解、吸收等作 用,经过一段时间的通气后,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大部分被同化为微生物有机体,然后进入沉 淀池。絮状化的活性污泥颗粒能很好地沉降至池底部,上清液即为处理过的水,可排出系统 外。沉淀的污泥一部分补充、回流到曝气池,与未处理污水混合重复上述作用;另一部分污 泥则作为剩余污泥排出。 污水进厂后经自动粗格栅进入集水池,在集水池内设潜水泵,污水提升后经细格栅进入 曝气沉沙池去除沙粒,再经初沉池去除大部分悬浮固体,初沉出水经厂内高架渠道进入曝气 池。曝气池采用
6、循环推流反应形式,其出水经平流式二沉池分离后排入周围河流。 初沉污泥与二沉剩余污泥首先进入前浓缩池,经浓缩后进入蛋形消化池中温消化,使污 泥稳定。消化后的污泥经后浓缩池进一步浓缩,减少体积,用带式压滤机进行脱水,泥饼外 运处置。 活性污泥法运行条件: 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溶性易降解有机物; 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 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及时排除剩余 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 无有毒有害的物质流入。 3、污水处理工艺简介 (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 :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由曝气 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排放 系统五部分组成。 废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 气池形成混合液。 曝气池是一个生物反应 4 器,通过曝气设备充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溶入混合液,产生好氧代谢状态。随后曝气 池内的泥水混合液流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活性污泥絮体沉入池底,泥水分离后 的水作为处理水排出二沉池。 二沉池沉降下来的污泥大部分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