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无线接收机(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设计与制作无线接收机(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设计与制作 1 1 设计任务与要求设计任务与要求 1.11.1、设计目的、设计目的 1、了解无线电收音机的一般组成原理、结构及特点; 2、熟悉幅度调制与解调的工作原理; 3、掌握无线接收机的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 4、掌握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方法。 1.21.2、技术指标、技术指标 1、频率覆盖范围:540kHz1600kHz; 2、中频频率:465KHZ2KHZ; 3、灵敏度2mV/m(26dB S/N); 4、选择性20dB(8KHz); 5、静态电流20mA(3V 直
2、流电源); 6、输出功率:200mW(10%失真度)。 1.31.3、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1、手动调谐方式; 2、手动预置2 个以上电台; 3、拟定测试所需仪器; 4、根据性能指标,更改元件参数,选择元器件; 5、测量相关技术指标; 6、绘出原理图,画出印制板图,并制出实物; 7、撰写设计报告; 8、预留相关技术指标的测试端口。 2 2 方案选取与论证方案选取与论证 2.12.1 方案的选取方案的选取 选取超外差调幅收音机作为实验方案。 2.2.2 2 方案的方案的论证论证 1,超外差式收音机是指输入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产生一个固定中频信号的过程。如果把收音机收 到的广播电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为
3、一个固定的中频载波频率(仅是载波频率发生改变,而其信号 包络仍然和原高频信号包络一样) , 然后再对此固定的中频进行放大, 检波, 再加上低放级, 功放级, 就成了超外差式收音机。 2,,超外差式收音机工作原理简单,结构简单,而且收音效果好,其工作原理与我们本学期学习到 的内容贴切。 3 3 电路设计与原理电路设计与原理 3 3.1.1 电路设计电路设计 超外差调幅收音机是用线圈收集信号,然后与本机信号耦合在一起,通过混频产生 465kHZ 的中频 信号,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知三级管在中频区的放大性能最好,然后经过中放级进行小信号放大, 再进行检波,低放和功放级最后由扬声器产生声音。 3.1.1
4、3.1.1 原理框图原理框图: 图一 程序框图 3 3.1.1 电路设计电路设计 图二图二 电路原理图电路原理图 3 3. .2 2 电路原理电路原理 由原理图可知这次的超外差调幅收音机使用的是七管放大系统(七个三极管),通过六个放大级对 信号进行不同的放大。 3.2.1 输入回路 输入回路是将空间电磁波感应到收音机系统中,这时候就要使用的是 LC 谐振回路,线圈与可变电 容器并联组成谐振回路,通过改变可变电容的 C 来改变谐振频率 T=1/LC,当信号频率和谐振频 率相近时(带宽和品质因数有关)信号便被接入系统,通过磁棒的耦合作用将信号送到变频级,碳 棒 同 时 也 能 增 加 电 感 系
5、数 ( 磁 芯 线 圈 ) 增 加 谐 振 频 率 范 围 。 图三(输入回路示意图) 图四 ( 变频回路示意图) 3.2.2 变频回路 变频回路的主要作用是将不同频率的信号变换成统一的 465KHZ,然后再由中频变压器耦合到下一 级对于一个从线圈接手到的信号我们首先要对其进行放大,这个放大就由三极管 Q1 完成,但是放 大的信号的频率范围很宽,不仅仅有中频还有高频和低频,这时候我们要对这个信号进行转换,将 其转换为 465KHZ 的信号,这时候就要利用混频,所谓混频就是将接受到的信号和本机振荡相混合 这时候会产生很多信号(和,差,倍),这时候两个信号之间之差便是中频, 本机振荡频率输入信号频
6、率=中频 本机振荡由振荡线圈 T2 和可变电容还有耦合电容组成 C2 组成的共基极三点式振荡电路组成, 可变 电容和 T2 的次级产生振荡,之后 T2 的初级再将放大后的信号耦合到振荡回路,C2 在高频时相当 于短路。通过调节可变电容可以改变本机振荡(本机振荡的频率一定大于 465KHZ) 无论输入信号多大,我们最后都会得到一个固定值的中频信号,这时候再利用 L3 组成的谐振电路 来选出中频信号, 只留下谐振频率, 其他频率都被滤去, 将下一级接收到的信号频率固定在 465KHZ 这样做第一可以提高收音机的灵敏度使信号都处于中频区可以让各级放大器都处于最佳放大状态, 第二提高选择性,由于信号频率固定,可以更好地滤去杂波,提高稳定性 3.2.3 中频放大电路 图五(中频放大电路示意图) 经过前两级系统,这时候到达中频放大区的信号的频率都稳定在 465KHZ 左右,他可以在中频放大 区中畅通无阻,而且会进行逐级放大,对于不需要的信号或者噪音信号便会被屏蔽掉,这样能提高 收音机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