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坑基坑监测监测技术技术 摘摘 要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各地市区中心地带的地价日趋昂贵,向空中求发展、向地下 深层要土地便成了建筑商追求经济效益的常用手段。在深圳、广州、东莞等地基坑施 工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从最初的四到八米发展到目前最深已达二十多米。由于地下 土体性质、荷载条件、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单单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和室内土工试验参 数来确定设计和施工方案,往往含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对于复杂的大中型工程 或环境要求严格的项目,对在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土体性状、环境、邻近建筑物、地下 设施变化的监测已成了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当前,基坑监测与工程的设计、 施工同被列为深基坑工程质量保
2、证的三大基本要素。 关关 键键 词词:深基坑;基坑监测;时效性;位移;沉降 论文类型论文类型:应用基础、应用研究 目目 录录 1 绪 论 5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5 1.1.1 选题的背景 5 1.1.2 基坑监测现状 5 1.1.3 深基坑监测的意义 5 2 深基坑监测的目的和内容 7 2.1 基坑监测的目的 . 7 2.2 深基坑的围护结构形式 . 7 2.3 基坑监测内容 . 7 2.3.1 围护与支撑结构监测 7 2.3.2 周围环境监测 8 2.3.3 其它 8 3 监测点的布置与埋设 9 3.1 一级位移监测基准点的建立 . 9 3.2 场内二级基准点的埋设 . 9 3.3
3、 基坑顶部位移观测点的布设 . 10 3.4 测斜管的埋设 . 10 3.5 水位点的埋设 11 3.6 磁性沉降标的埋设 11 3.7 土压力计和孔隙水压力计埋设 11 3.8 应力计的埋设 11 4 现场监测方法及工作的一些注意事项 13 4.1 基坑监测的频率 . 13 4.2 基坑位移观测 . 13 4.3 磁性沉降标的测量 . 13 4.4 测斜仪的测量 . 13 4.5 地下水位观测 . 14 4.6 应力计的测量 . 14 4.7 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及道路沉降测量. 14 5 基坑监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6 5.1 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 . 16 5.2 边坡修理达不到设计
4、、规范要求 . 16 5.3 成孔注浆不到位、土钉或锚杆受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 16 5.4 喷射砼厚度不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 17 5.5 施工过程与设计的差异太大 . 17 5.6 设计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 . 17 5.7 工程监理不到位 . 17 5.8 施工监测不重视 . 17 6 深基坑技术的发展趋势 19 7 结 论 20 8 致 谢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声明 1 绪绪 论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世界各大城市都对地下空间进行了不同用途的开发 利用, 如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地下铁道、地下商场以及多种地下民用和工业
5、设 施等。 而基坑规模和开挖深度的增大使临时围护结构变形和稳定问题变得复杂和 突出, 成为工程界和市政管理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一方面, 平面尺寸和开挖深 度的增大引发许多新问题, 根据现有理论和经验难以解决; 另一方面, 随着城市 各类建筑物密集程度增大, 相邻环境、地下管线、地面交通对基坑开挖以及施工 之后产生的变位和不利影响有更为严格的限制。因此, 做好基坑工程监测, 尤其 是施工过程中的深基坑工程监测十分重要。 1.1.2 基坑监测现状 国内基坑监测技术应用较广泛, 目前绝大多数深基坑工程都进行了施工期 监测, 通过设定监测项目的控制值, 监测和保障基坑施工和周边环境的安全。相 关的文献
6、资料也较多, 如利用近景摄影测量监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的新技术、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建筑物沉降预 测、RBF 神经网络在深基坑监测预测中的运用、非固定站二次基准差分法基坑 监测技术、城市基坑工程施工控制及其环境监测和深基坑工程监测与控制等。 但是, 目前能够真正成功实施信息化施工的城市基坑项目并不多见。大多数 的基坑监测工作只是起到了一些简单的反馈作用, 并不能最终使监测成果的反 馈达到更深的层次。目前多数监测单位重视仪器埋设、数据采集, 轻视数据分析 和反馈, 仅仅满足于收集资料和提交数据、报表, 进行简单分析, 判断是否超过 控制值以报警, 不能结合施工和地质情况对监测成果进行充分、 深入的理论分析, 导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的监测工作不能真正发挥优化设计和及时反馈指导 施工的作用。 1.1.3 深基坑监测的意义 对于复杂的大中型工程或环境要求严格的项目, 往往难从以往的经验中得 到借鉴,也难以从理论上找到定量分析、预测的方法,这就必定要依赖于施工过 程中的现场监测。首先,靠现场监测据来了解基坑的设计强度,为今后降低工程 成本指标提供设计依据。第二,可及时了解施工环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