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届课程设计 静态查找的实现操作静态查找的实现操作 课程设计论文课程设计论文 学生姓名 学 号 所属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计算机 15-2 班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讲师 第 2 页 共 12 页 目录 前言 1 1.1 设计背景和意义. 1 1.1.1 数据结构简介 . 1 1.1.2 选择算法的原因 . 1 1.2 设计的原理和内容. 1 正文 1 2.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 2.2 目标和总体方案 2 2.3 设计方法和内容 2 2.3.1 设计流程图. 2 2.3.2 设计内容 . 3 2.4 程序的设计思想和内容 4 2.4.1 程序设计的初始运行环境
2、 . 4 2.4.2 静态查找中的顺序查找 . 4 2.4.3 静态查找表的折半查找 . 5 2.4.4 静态查找表的销毁 . 6 2.4.5 静态查找表的退出操作 . 6 2.5 设计创新与关键技术 6 2.6.1 存在的问题. 7 2.6.2 解决方案. 7 参考文献 7 附录 7 第 1 页 共 12 页 前言前言 1.1 设计背景和意义 1.1.1 数据结构简介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设计基础, 它不仅是计算机学科的核心课程, 而 且成为其他理工专业的热门选修课。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 组织数据的方式。 通常情况下, 精心选择的数据结构可以带来更高的运行或者存储效率的算法
3、。 比如在计算机中央处理器中,CPU 接到一个中断请求便会停下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去 处理这个中断请求完成中断操作, 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现场。 保护现场需要将下一条指令的 地址指针和当前指令返回地址等重要的数据进行存储。 在众多的数据结构中, 这些重要的数 据被存储到栈这个数据结构中。 1.1.2 选择算法的原因 在许多类型的程序的设计中, 数据结构的选择是一个基本的设计考虑因素。 许多大型系 统的构造经验表明, 系统实现的困难程度和系统构造的质量都严重的依赖于是否选择了最优 的数据结构。 许多时候, 确定了数据结构后, 算法就容易得到了。 有些时候事情也会反过来, 我们根据特定算法来选择数据结
4、构与之适应。 不论哪种情况, 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都是非常 重要的。 1.2 设计的原理和内容 本次程序设计采用 C 语作为描述和实现算法的程序语言,主要的设计思路就是完成对 静态查找的操作,如表中元素的查找、元素对应表中的位置等等,这些操作都是通过 C 语 言程序来实现的。最后的结果就是运行程序时能够完成对以上设计的操作。 正文正文 静态查找表是查找表的一种, 它也就具备了查找表的特点, 是有同一类型的数据元素构 成的集合,由于“集合”中的元素之间存在着完全松散的关系,因此是一种非常灵便的数据 结构方法。其主要操作查询某个特定的元素是否在表中,检索某个特定的元素的各种属性。 2.1 设计的目的
5、和意义 我们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 数据结构是我们重要的必修课程。当代社 会学要大学培养出理论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大学生。所以,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就在于 通过一次实践性的活动加深对这门课程的理解, 使我们在感性的认识上进一步升华为理性的 第 2 页 共 12 页 认识。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 实践是连接客观实在和人主观意识的通道和桥梁。 物质对 意识的作用以及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都蕴含在实践活动当中。 也就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一标准。对这门课的学习状况的好坏,用一次课程设计便可以检验出来。而这,就是本次我 们进行设计的意义之所在。 2.2
6、目标和总体方案 静态查找表是根据给定的某个值, 在查找表中确定一个其关键字等于给定值的记录或数 据元素, 若表中存在这样的一个记录或数据则便查找成功, 此时查找的结果为给出的记录信 息或者是指出该记录在查找表中的位置,表中若不存在关键字与给定值的记录则查找失败。 本次设计的目标在于将静态查找中的操作用程序语言形象地再现和描述出来。 于是特制 订了一个总体的方案。 由于时间只有十天,故做了如下的计划安排,将这项工程分为两大部分:程序的设计和 程序的调试。 首先在程序的设计部分由分为几个步骤: 第一步:查阅有关数据结构静态查找操作的资料,用半天的时间。 第二步:设计这个项目的整体架构和算法。用一到两天的时间。 第三步:选择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算法的描述。两天的时间。 其次,进行程序的调试。用一天。 2.3 设计方法和内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有了总体方案后必须用一个事半功倍的设计方法来提高 程序设计的效率。在这个项目的设计上,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