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课程设计成果说明书 题 目: 某二层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学 院: 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2013 年 01 月 15 日 2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任务书 (20122013 学年 第 1 学期) 学生姓名 (学号) 课程 名称 空气调节 设计 题目 某二层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完成 期限 自 2013 年 01 月 09 日至 2013 年 1 月 15 日 共 1 周 设 计 依 据 本课程设计从空气调节的处理对象湿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 入手,继而介绍了空调设计时如何进行负荷和送风量的计算,如何 对空气进行热湿处理,如何合理的选择空气调节系统,
2、如何确定合 理的气流分布型式,如何适应室内外气象参数的变化对空调系统进 行运行调节,如何对室内的空气进行有效的净化,如何有效的减少 空调系统的噪声以及振动传递,如何对空气建筑进行防火排烟,如 何对空调系统进行测定与调整。 3 设 计 要 求 及 主 要 内 容 学生在开始设计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建筑图 纸的识读及空调系统设计基础工作;对建筑物内的照明,人员,使 用情况等进行统计。 建筑物冷(湿)负荷的计算:先进行单个房间的冷(湿)负荷 计算,再进行分层的冷(湿)负荷的综合,最后计算出整个空调系 统的冷(湿)负荷。 空调系统的选定和设计:根据建筑结构、地点、性质、规模、 用途、使用
3、特点、室外和室内计算参数、负荷变化规律、室内温湿 度要求、节能、消声、减振等因素,确定空调系统。 送风量的确定及风道水力计算:根据室内温湿度精度要求,考 虑气流速度、噪声、建筑特点、房间布置等因素,计算出各房间的 风量。 风道水力计算:送风系统的设计,平面布置,管道尺寸计算, 风机的选择;各类型管道的阻力计算。气流组织设计:房间送、回 风的方式;送、回风口的类型及布置;送、回风的温度及速度;房 间气流组织的校核。 空调水系统的设计:空调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水管布置;冷冻水 和冷却水的来源和输送;水管内流速的选定;水管尺寸的计算; 绘图及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完成图纸,并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书。 图纸:
4、包括每层的布置平面图,风系统轴测图,水系统轴测图, 总说明,图例等。要求:至少具有折合二张 A0 图幅中等复杂程度以 上的工程设计图纸(示意图不计) ,采用计算机绘制。 参考 资料 空气调节 赵荣义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 空气调节 清华大学出版社 薛殿华主编 指导教 师签字 日期 I 目目 录录 摘 要 1 1 工程的基本资料 3 1.1 工程概况 . 3 1.2 工程图简介: . 3 1.3 设计依据 . 5 1.4 设计任务 . 5 1.5 设计说明 . 5 2 负荷计算 7 2.1 冷负荷的构成 . 7 2.2 冷负荷计算 . 7 2.2.1 外墙和
5、屋顶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7 2.2.2 外窗的冷负荷 8 2.2.3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8 2.2.4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9 2.2.5 设备冷负荷. 10 2.2.6 室内热源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的工程简化计算方法. 10 2.2.7 附加耗热量. 10 2.2.8 通过门窗缝隙的渗透耗热量. 11 2.3 湿负荷计算 13 2.3.1 人员散湿量. 14 2.3.2 人室内其他湿源散湿量. 14 2.4 外维护结构负荷计算 15 2.4.1 外墙和屋顶冷负荷. 15 2.4.2 窗户冷负荷. 16 2.5 室内热源冷负荷 18 II 2.5.1 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18 2.5.2
6、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18 2.5.3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19 2.6 总冷负荷 20 2.7 室内湿负荷计算 20 2.8 各房间冷负荷湿负荷汇总表 21 3 空调系统的选择和气流组织计算 . 22 3.1 空调系统 22 3.2 系统方案比较及决定 23 3.3 风量的计算及风机盘管的选择 25 3.3.1 确定送风点. 25 3.3.2 风量的计算. 26 3.3.3 新风量 W G和回风量 H G的确定. 27 3.3.4 换气次数的确定. 28 3.3.5 风机盘管的水系统种类比较及选择. 28 3.3.6 诱导器系统. 29 3.4 校核房间高度 31 4 设备的选型 . 38 5 风管的布置及水力计算 . 39 5.1 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 40 5.2 计算依据 41 5.3 计算公式 41 5.4 局部阻力和摩擦阻力的计算 42 5.4.1 摩擦阻力部分. 42 5.4.2 局部阻力部分. 4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