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编程控制器件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件及应用 课程考查论文课程考查论文 基于基于 PLC 的的 分段传送带分段传送带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 题目: 基于 plc 的分段传送带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2010 级自动化 2 班 学号: 姓名: 成绩: 1 基于基于 PLC 的分段传送带系统设计的分段传送带系统设计 1 1设计的意义设计的意义 随着自动化控制行业的飞速发展,利用 plc 生产的各种控制的产品应 用到各行各业。本文着重介绍基于 plc 的分段传送带的控制。 目前,传送带机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线、矿山、冶金、码头和化工等 行业,对于固态(如矿石、水泥、煤粉等)进行自动输送,特别适合于高温, 高空
2、和有害环境下的作业。 以往, 传统传送设备多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 系统, 其缺点是连动关系复杂、维修困难、故障率高、常影响生产。利用 plc 设计的传送带控制系统, 构成的传送带自动控制系统具有、造价较低、 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维护方便等优点。 2.2. 设计的内容及目标设计的内容及目标 分段传送带使那些只载有物体的传送带才运转,而没有载有物体的传 送带停止运转,即在传送物体 的整个过程中,传送带是分带 工作的。 图中金属板正在传送带上 进行输送,其位置由一个接近 开关传感器检测。接近开关安 放在两段传送带相邻的地方, 一旦金属板进入开关的检测范 围,传感器将检测到物
3、体的信号送人 PLC 的输入端,经过处理后发出控制 信号,使下一个传送带的电机投入工作,进行运作。当金属板移出检测范 2 围时,定时器开始定时。在到达预定的时间后,上一个传送带的电动机便 停止工作。 1 3 3PLCPLC 的选择及的选择及 I/OI/O 分配分配 针对目前我们所学的 plc,选择欧姆龙 CPM2*能够满足本次设计的要 求。 分段传送带电动机控制 I/O 分配如下: (1)输入端: 传感器 1 00001 传感器 2 00002 传感器 3 00003 (2)输出端: 电动机 1 00101 电动机 2 00102 电动机 3 00103 金属板按照传感器 3、2、1 的顺序被
4、检测的,梯形图中第一个输入信 号来自传感器 3,输入继电器 0003 动合触点导通,电动机 2 启动。 当传感器 2 输入触点 0002 导通时,输出 00101 启动电动机 1;当金属 板离开电动机 2 拖动皮带,进入电动机 1 拖动的皮带时,传感器 2 对应的 触点 00002 触点复原,启动 TIM00,2s 后 00102 失电,电动机 2 停止。这 时传感器 1 对应的 00001 触点闭合,使继电器 01000 动作,指挥下一级的 机构工作。当金属板离开电动机 1 拖动皮带时,传感器 1 对应的 00001 复 原,启动 TIM01,2s 后继电器 00101 和 01000 都失
5、电,电动机 1 停止。 3 4.4. 硬件设计(画出硬件接线图)硬件设计(画出硬件接线图) 5.5.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 对于 PLC 而言,梯形图程序设计语言是最常用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 2梯形图程序设计语言具有以下特点: (1)与继电器原理图相对应,直观、形象、实用; (2)与原有继电器逻辑控制技术相一致, 电气技术学员易于掌握和学 习; (3)梯形图中的能流不是实际意义的物理电流,而是“概念”电流; 0.00 0.01 0.02 0.03 0.04 0.05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COM COM 电源 输出模块输入模块 KM1 传感器1 PH1电动机1
6、 传感器2 PH2 传感器3 PH3 KM2 电动机2 KM3 电动机3 DC24V 4 内部继电器也不是实际存在的继电器,每个继电器和输入节点都是存储器 中的一位, 因此梯形图中的继电器接点在编制用户程序时能够无限次使用, 可常开又可常闭; (4)梯形图中的输入节点和输出线圈不是物理接点和线圈, 用户程序 的解算是根据 PLC 内部 I/O 映像区相应位的状态得到的,并不是解算现场 的实际状态。用户程序的逻辑解算结果可以马上为后面的程序所利用。 3 分段传送带电动机控制的梯形图程序设计语言如下: 6.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1.尽管梯形图与继电器电路图在结构形式、元件符号及逻辑控制功能等方 面相类似,但它们又有许多不同之处,梯形图具有自己的编程规则。 5 1)每一逻辑行总是起于左母线, 然后是触点的连接, 最后终止于线圈 或右母线(右母线可以不画出)。注意:左母线与线圈之间一定要有触点, 而线圈与右母线之间则不能有任何触点。 2)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