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设计成果 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班 级: 10 数控 2 班 学生姓名: 学 号: 设计地点(单位) : 教学楼 设计题目: 齿轮套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完成日期: 2013年 1 月 4 日 指导教师评语: _ _ _ 成绩(五级记分制) : 教师签名: 目录 前言1 第一节 齿轮套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确定.2 一 齿轮套的用途.2 二 齿轮套的技术要求.2 三 审查零件图样的工艺性.2 四 确定齿轮套的生产类型.2 第二节 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3 一 选择毛坯.4 二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4 三 确定毛坯尺寸.4 四 确定圆角尺寸及拔模角.4 五 绘制毛坯简图6 第
2、三节 拟定齿轮套工艺路线.6 一 定位基准的选择.6 二 各表面加工方案的确定.6 三 制定工艺路线.6 四 工艺路线分析与比较.8 第四节 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9 一 选择机床9 二 选择刀具9 三 选择量具9 第五节 确定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10 第六节 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11 一 工序 1 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1 二 工序 2 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2 三 工序 3 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2 四 工序 4 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3 五 工序 5 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3 六 工序 6 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4 七 工序 7 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4 八
3、 工序 8 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4 第七节 总结. .16 参考文献.17 附录图册.18 第 1 页 共 31 页 前言 机械制造加工工艺与机床夹具设计是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全部 专业课之后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运用, 进而使对机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为以后 的工作打下基础。 它是主要是对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对零件的某几个工序加工进行专用夹具的 设计,从零件的工艺来说,它主要是分析零件在进行加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采用什么方法 和工艺路线加工才能更好的保证精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专用夹具而言,好的夹具设计可 以提高产品生产率、精度、降低成本等,还可以扩大机床的使用范
4、围,从而使产品在保证精 度的前提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通过这次设计,培养了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机床夹具 设计的能力, 这也是在进行毕业之前对所学课程进行的最后一次深入的综合性复习, 也是一 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综合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和其它专业课知识 , 充分展现了学生在生 产实习中的实践能力。本说明书是关于齿轮套的一个简单工艺设计过程,在这次为期两个星 期的设计,不仅让我们对所学课程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总复习,而且为毕业设计提供了一 次热身的机会,真正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本课程设计通过齿轮套零件图的分析,确定了该 零件的毛坯材料及尺寸规格。通过对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确
5、定了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 确定了该零件的加工工具,编写了详细的机械加工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 就我个人而言,希望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 从中 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次设计中,我最大的收获是我懂得了要当一名 合格的设计师是多么的不容易,在此谢谢老师和同学们在设计过程中给我的帮助。 第 2 页 共 31 页 第一节 齿轮套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确定 一 齿轮套的用途 齿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常用的传动件,它主要作用是传递动力,改变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齿轮套的主要工作表面为齿轮面,在加工过程中应当重视。 二 齿轮套的技术要求 齿轮套的全部技术要求列于表 1-1 中。齿轮套属于典型的齿轮类零件,内孔和齿轮配合 精度较高。 齿轮套上的 4 槽内侧和轮齿在工作中需要承受载荷, 为增加其硬度, 4 槽内侧 G48 淬硬,而齿轮 G52 高频淬火。 综合所述,该齿轮套的各项要求制定的较合理。 表表 1 1- -1 1 齿轮齿轮套技术要求套技术要求 加工表面 尺寸偏差/mm 公差及精度 表面粗糙度 Ra/m 形位公差 9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