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印刷专业实习报告印刷专业实习报告 本人于2015年1月在贵州省*印刷有限公司花溪印刷厂进行了为期一月的毕业实 习。 这次实习内容繁多,不仅让我了解到了公司规模、印刷生产流程,也学到了晒版、 制版打样和一些典型设备和精装书的制作。一开始的参观实习让我首先了解到了一些有 关的印刷机,有海德堡 GTO 印刷机、樱井印刷机还有印速可达 1 万张/小时的 J2205 印 刷机,师傅演示了如何拆版、装版、上墨。拆装印版是印刷中的重要部分,若装印版不 正确会影响套印,更严重的会影响到机器安全。安装印版时应注意 PS 版轻拿轻放,装 版前要分清咬口方向等等。 起初对这些印刷机还没有具象的了解, 细心听了师
2、傅的讲解, 我认知到了许多相关知识, 而且还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操作过程。 接着我们还学习了上墨、 洗墨。在加工方面,许多工厂所采用的机器都比较先进,一般来说都是机器自动操作, 比如 CNC 数控机,立轴机等。所以,只要操作得当,人员安排合理,一般都能产生较 高的效率。 除此之外, 企业需要进行各因素间的权衡也是我此行学习到的一个重要经验, 虽然工厂能生产大多数的纸制产品,但是在和客户沟通过程中,保证尽量满足客户要求 的同时,还要尽量站在工厂利益的立场上考虑。例如,可以向客户推荐一些外形相同, 但是做法简单而结构清晰的样品,这对于工厂来说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 效率。 随后,我学习了单色
3、印刷和双色印刷,所谓单色印刷指的是一个颜色印刷,也可印 刷双色,但是效果不好。单色印刷分为多种:单色轮转印刷,单色平版印刷。主要印刷 范围是书刊和报纸杂志。从工厂师傅那里了解到,单色印刷设计所用色彩限制颇多,双 色印刷只能出现两种颜色,在设计时选择颜色就是第一大问题。既要考虑印刷效果:如 果选择的两种颜色都不是正色,在印刷完成后总是有一色彩度不够;又要考虑两种颜色 的搭配关系:颜色对比是否明显,成品是否有视觉冲击力,色彩搭配是否具有美感。其 次,在用色的面积上,双色印刷由于使用纸张的影响,一般不能大面积用色块,特别忌 讳大面积用深色,否则色彩会在印刷过程中发生渗透,导致背面无法印刷。印刷中纸的
4、 选用也很重要,工厂最常用的纸大多都是从国外进口,工厂中 MDF 纸也是常用的材质 之一,对于一些想节省成本的客户来说可以推荐一用。一般的工厂这些常规纸在仓库里 都备有一定数量的库存,其他的也有备量,但是一般都要尽量推荐选用常规纸(除非客 户定购的产品数量庞大值得工厂采购另外一些昂贵的纸) ,这对于工厂的加工技术、生 产周期、生长成本等都会有所帮助。 关于印后加工,相对来说就比较繁琐了,它是使印刷品获得所要求的形状和使用性 能的生产工序,例如,订口:指书刊应订联部分的位置;前口:也称口子,指与订口折 缝边相对的阅读翻阅边;天头:书刊正文最上面一行字到书页上边沿处的空白;地脚: 2 书刊正文最下
5、面一行字到书页下边沿处的空白;书背:也称后背,指书帖配册后需粘联 (或订联)的平齐部分,精装书背有圆和方背之分;扉页:衬纸下面印有书名,出版者 名,作者名的单张页;小页:书帖中小于裁切尺寸的书页;方背:精装的一种,书背平 直且与封面封底垂直;包角:在书封壳的前口两角上包一层皮革或织品;书槽:又称书 沟或沟槽,指精装书套合后,封面和封底与书脊连接部分压进去的沟槽;针距:锁线订 中,同一书帖上相邻两个针位的距离;针数:锁线订中,书册订缝的针眼数等无数繁琐 环节。在实习工厂采用的折页机功能比较多样,可完成垂直交叉折、平行折、混合折三 种折页方式。现场我看到了厂里的骑马订、锁线机等。 最后我学习了晒版
6、与拼版。在工厂车间看到的是 平印晒版,就是将分色制版图 片原版上的图文网点,用感光方式转移到印刷版材上,还要使印版的图文网点部位具有 亲油墨性能,空白部位有亲水排斥油墨性能。只有将原版图片晒制成印刷图版,形成着 墨图文,再通过印刷转移到纸张上,才能完成图文的复制再现。 晒版是制版与印刷的桥 梁工序。上对分色制版,要求不变形地把原版图片的图文转移过来。下对印刷,要求图 文部分亲墨性能和空白部位的亲水性能分明, 同时, 又要能经受住数万次的压印摩擦力, 而不改变其着墨与亲水性能。 然而,既是一个中间转移工序,变化是必然要发生的,为 求其稳定而少变化,就要对版材感光性能、晒版操作工艺、图像转移数据、以及对印刷 的适应性能等,控制在制版印刷工序整体规范数据之中,保证顺利而良好地完成复制再 现。 晒版在整个复制工艺流程中要经过两次,一次晒打样版,一次晒印刷版。所以晒版 在整个复制工艺中十分重要,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印品质量和印刷效率。但当前晒 版工艺存在的问题较多, 如打样与印刷多数采用不同的版材, 两者的网点变化差异甚大; 打样与印刷的网点扩大不一致,需要通过晒版来合理地调节;晒版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