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着大二生活的结束,我们迎来了大学生活的第二个暑假,学校给了我们一次社 会实习的机会,我们也充分利用了这个暑假进行了实习活动。这次实习是我们在 大学学习理论知识一年以来的第一接触现场,可以想象其意义的重要性,我们第 一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我也不例外来到了施工现场进行实习学习。 2017 年 6 月 30 日,我来到了位于佛山市的 xx 总部大厦施工单位,开始了我 的实习生活。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实习学习,使我们更多的掌握了关于建筑方面 的实践知识,而实践与理论是紧密相联系的,这次的实习让我很好的了解到实际 操作能力, 将理论知识全面的融会于工作实践, 我更好的在实际作中得到了锻炼。 实习的
2、第一天, 工地的负责人向我详细地介绍了作为一个建筑工人应该了解的必 要知识。使我初步接触了混凝土的制备与搅拌。混凝土的制备包括了混凝土的配 制与混凝土的搅拌,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混凝土的配制还包含了混凝土的设计配 合以及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施工配合比是根据实验室的设计配合比提高一个数 值,并有 95%的强度保证率。混凝土施工配料计量必须准确,才能保证所拌制的 混凝土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混凝土的搅拌,要获得均匀一致的混凝土,必须对其原材料充分搅拌,使原 材料彻底混合。工程中混凝土的搅拌一般采用机械搅拌,一般要注意搅拌时间的 控制,以及送料机时间的控制。 当一名建筑施工员很关键的在于如何控制进
3、度, 如何及时地把配料配送给泥 水班、钢筋班、木工班的工作人员,使他们的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 施工员要做的事,就是要调合好三个班主的工作时间,不能出现一方停工的 现象。比如一天内两栋楼一幢要浇筑柱砼,一幢要浇筑砼,应先安排浇筑哪一幢 才不会使进度慢下来。只有先浇柱砼的方案会好一点,其实本应避开两幢楼一起 浇混凝土的。 实习了一个多月,自己在进度的控制方面应加强了许多。在进度控制这方面 我还学会了如何绘制进度横向图以及进度网络图。 了解到了许多现场采用的新 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高压接桩: 断桩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人工挖孔接桩,另一种则为高 压水泥灌蕊桩。人工挖孔桩则针对桩已断得很
4、明显的接桩方法。高压水泥灌蕊桩 是针对桩已断但是末出现偏差的桩。所以无需采用高成本的人工挖孔桩接桩。 但此过程也有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露浆,怎么灌都无 法灌满,而且流到隔壁的断桩,待凝固之后,将在隔壁断桩的周围形成一道混凝 土暗墙,从而导致隔壁在人工挖孔处理断桩时无法将钢护壁压入。 当然,在这次实习期间,我也发现了施工现场存在的一些问题。 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永远是工地的第一次重中之重的问题,对本工程的安全问题,则是 我参加了第一次工地上的会议, 这会议是总公司领导过来检查安全问题的总结大 会。 会议上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 1、临电问题:搅拌机、钢筋加工厂的电箱配置不够完备,
5、存在着漏电的危 险,以及碰电的危险性。 2、部分七层幢号用的脚手架都是毛竹,班主都没对毛竹的质量进行挑选就 使用,这样随着层数的增高,荷载的加大,存在的危险性也就越大,特别是小横 杆,领导还指出虽改成铁杆脚手架已不可能,但底层最好要挑选性的用料。 3、脚手架的、支模架的基础不是很稳,存在塌倒的可能性,特别是下雨天。 4、木头房太多,而且不规范,工人随处搭房住人,这使得工人的生命存在 威胁,且使工地不能规范化管理。 以上的安全问题不仅是我所实习的这个工地存在的问题, 很多工程都存在着 这些问题,所以施工现场安全仍需进一步改进,有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督的力度。 通过这次实习的收获和体会: 1.3 实习
6、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不实践很多问题都考虑不到,实践后才知道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这就要求我们 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像刚刚走出校门的实习生实践经验还很不丰富,但理论 中的东西要是也什么都不会,那在实习过程中就吃不开了。到了施工现场经过一 段时间的实习,才体会到并不是课本中学的东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会不会用, 懂不懂得变通和举一反三的道理。本次实习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例如:混凝土、砂浆试块的养护时间,做试块时 应该振捣到什么程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养护温度、养护时间,另外对混凝土 出现裂缝分析不出原因等等。问题二:熟悉图纸的能力差,对平面的图形想象不 出立体的样子。致使不能明确的判断出施工的对错。问题三:对于最新的施工规 范不知道,致使不能很快的判断出施工的对错。问题四:对于一些施工顺序还不 太明了,对每一个施工过程的操作不了解。问题五: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对 于建筑方面的一些出新了解太少。 通过接触和参加实际工作, 充实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培养综合应用的能力, 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这次实习对我来讲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