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 概述概述是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 它诞生于1899年3月6号。 早在1853看夏天, 弗雷德克热拉尔(Gerhardt)就用水杨酸与酸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没能引 起人们的重视:1898年德国化学家菲霍夫曼又进行了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 关节炎,疗效极好:1899年由德莱塞介绍到临床,并取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 。 到目前为为止,阿司匹林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 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 标准制剂。在体内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 的聚集,这与 TXA2的减少有关。临
2、床上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阿司匹林于 1898 年上市,近年来发现它还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于是 重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将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衍生物与乙烯醇、醋酸纤 维素等含羟基聚合物进行熔融酯化,使其高分子化,所得产物的抗炎性和解热止 痛性比游离的阿司匹林更长效。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结构图结构图 中文名称:阿司匹林 中文俗名:醋柳酸、巴米尔、力爽、塞宁、 东青等。 英文名称: Aspirin 英文别名: Acenterine、 Acetard、 Acetophen、 Aspirinetas、Bayaspirina、Bi-Prin、Empirin、Salicylic Acid Ac
3、etate、2-Acetoxybenzoic acid (中文)普通命名法:乙酰水杨酸,邻乙酰水杨酸 (中文)系统 命名法:2-(乙酰氧基)苯甲酸 (英文)普通命名法:acetylsalicylic acid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身徽酸臭,味徽酸。徽溶于水,易溶 于乙醇。显酸性,可溶于碳酸钠及氢氧化钠。稳定性差,极易水解,生成水杨酸 (具毒副作用)和醋酸。 中国药典规定要检查游离水杨酸,遇三氯化铁试液显紫 堇色。生产中还可产生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和乙酰水杨苯酯。这些杂质由于不 含羧基, 故不溶于碳酸钠试液中。 产生的少量乙酰水杨酸酐杂质可引起过敏反应。 用途:本
4、品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较强,能选择地使细胞内环氧合酶(cox)乙酰 化,抑制环氧合酶(cox)的活性,影响下丘脑中枢致热因子前列腺索(PG)的合成, 使体温中枢恢复调节体温的正常反应。 检验手法检验手法 鉴鉴 别别(1)取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g) ,加水10ml,煮沸, 放冷,加三氧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黄色。 (2)取拗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 林0.5g) ,加碳酸钠试试液10ml,振摇后,放置5分钟,滤过,滤液煮沸2分钟, 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白色沉沉,并发生醋酸的臭气。 检检 查查 游离水杨酸取细粉适量(相当于阿司匹林0.1g) ,加无水氯仿 3ml,不断搅拌2分钟,
5、用无水氯仿湿润的滤纸滤过,滤渣用无水氯仿洗涤2次。 每次1ml,合并滤液与洗液,在室温下通风挥发至干;残渣用无水乙醇4ml 溶解 后,称置100ml 量瓶中,用少量5%乙醇洗涤容器,洗液并入量瓶中,加5%乙 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取50ml,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取盐酸溶液 (9100)1ml, 加硫酸性铵指示液2ml 后,再加水适量使成100ml,1ml, 摇匀,30秒钟内如显色,与对照液, (精密称取水杨酸0.1g,置1000ml 量瓶中, 加水溶解后,加冰醋酸1ml,摇 匀,再加水适量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5ml, 加无水乙醇2ml 与5%乙醇使成50ml,再加上述新制的稀硫酸
6、铁镂溶液1ml,摇 匀)比较,不得更深(0.3%) 。 溶出度取,照溶出茺测定法(附录60页第一法) 以稀盐酸12ml 加水至500ml 为溶剂,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经30分 钟时,取溶液10ml 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 置25ml 量瓶中,加0.1%氢氧化 钠溶液5ml,置水浴中煮沸5分钟,放冷,加稀硫酸2.5ml,并加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照分光光度法。 在303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 C7H6O3?的吸 收系数为265计算,再乘以1.304,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80%, 应符合规定。 含量测定含量测定 取20片, 精密称定, 研细, 精密称取适量 (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3g) 置锥形瓶中,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振摇使阿司匹林溶解, 加酚酞指示液3滴,滴加氢氧化钠液(0.1mol/L)至溶液显粉红色,再精密加氢 氧化钠液(0.1mol/)40ml,置水浴上加热15分钟并时时振摇,迅速放新华通 讯社至室温,用硫酸液(0.05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