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1.课程名称及来源课程名称及来源 名称:基于 PLC 控制的物料分拣系统设计 来源:自己选题 2.2.主要研究(设计)目的及意义主要研究(设计)目的及意义 2.12.1 研究的背景研究的背景 自动分拣系统(Automated Sorting System)是二次大战后率先在美国、日本的物流中心 中广泛采用的一种自动化作业系统,该系统目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大中型物流中心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该系统的作业过程可以简单描述如下:流动中心每天接收成百上千家供应商 或货主通过各种运输工具送来的成千上万种商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商品卸下并按商 品品种、货主、储位或发送地点进行快速准确的分类,将这些商
2、品运送到指定地点(如指定 的货架、加工区域、出货站台等),同时,当供应商或货主通知物流中心按配送指示发货时, 自动分拣系统在最短时间内从庞大的高层货架存储系统中准确找到要出库的商品所在位 置,并按所需数量出库,将从不同储位上取出的不同数量的商品按配送进点的不同运送到 不同的理货区域或配送站台集中,以便装车配送。 2.22.2 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意义 自动分拣系统在生产工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可靠性,优越性,应用领域的 适用性以及系统的经济效益、成本分拣系统能灵活的与其他物流设备实现无缝连接,如自 动化仓库、各种存储站、自动集放链、各种运载工具、机器人等。实现对物料实物流的分 配、对物料信息
3、流的分配和管理3。采用分拣系统,人工分拣、堆置物料的劳动强度大大降 低,操作人员无须为跟踪物料而进行大量的报表工作、登单工作,因而显著提高劳动生产 率。另外,非直接劳动力如物料仓库人员、发料员以及运货员工作量的减少甚至取消又进 一步直接降低了作业成本。由于分拣系统运行平稳、安全性高,同时,人工拣取物料的作 业量降低,对物品的损坏减少,为顾客假造了更多的价值,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信誉和商 机。 2.3 2.3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自动分拣系统(Automated Sorting System)是二战后在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大 2 中型物流中心广泛采用的一种分拣系统,参照邮局分拣信件自动化的经
4、验配置而成。一般 由控制装置、分类装置、输送装置及分拣道口四部分组成,它们通过计算机网络联结在一 起,配合人工控制及相应的人工处理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分拣系统。其主要特点有三: 能 连续、大批量地分拣货物,分拣误差率极低,分拣作业基本实现无人化。自动分拣系统中 人员的使用仅局限于进货时的接货、系统的控制、系统的经营、管理与维护等,这恰好适 应了国外企业对减少人员使用、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人员使用效率的要求,因此受到 了他们的广泛重视。 就国外进行配送业务的行业或企业来说,自动拣选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在医药行业、化 妆品制造等行业,如日本资生堂、花王、大木等株式会社; 自动分拣机作为自动分拣系统 中
5、的关键设备,因其每小时可达 6,000-12,000 箱的高分拣效率,在日本和欧洲也得到广泛 应用: 日本的连锁商业(如西友、日生协、高岛屋等)和宅急便(大和、西浓、佐川等) 均普遍使用自动分拣机; 在日本唱片中心, CD 及录像带的新出版品也利用高端的机器人自 动分拣机拣货。 然而,尽管自动分拣系统有非常多的优点,但因其要求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经 济条件,在发达国家,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或流通中心不用自动分拣系统的情况也很普遍。 其主要原因有两点: 1、一次性投资巨大,先期投入回收慢。系统的设备复杂,投资和运营成本相当高,需要可 靠的货源作保证,也许只有大型生产企业或专业物流公司才有能力投
6、资,小企业则无能为 力。 2、 系统对商品外包装要求高。为使大部分商品都能用机械进行自动分拣,需要采取诸如 推行标准化包装、根据分拣商品统一的包装特性定制分拣机等二次措施。但要让所有商品 的供应商都执行国家的包装标准是很困难的,定制分拣机又会使硬件成本上升,且越是特 别的通用性就越差。 因此,除自动拣选系统外,国外配送中心对于计算机辅助拣选系统的利用也相当普遍。 在流通领域,特别是连锁超市、便利店的配送中心都广泛使用电子标签、RF 等计算机辅助 拣选系统。 2.4 2.4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研发适合自己的分拣系统和技术 与整个物流业的大环境相似,我国在分拣系统 和技术方面相对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人工作业的情况仍比较普遍,电子标签、RF 技术等 辅助拣选系统的生产和使用还不多,自动拣选系统更是寥寥无几。总的来说,我国分拣系 3 统的应用呈现出集约化程度低、自动化系统和设备应用范围不广泛的特点。 阻碍自动化拣选系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有些则是与我国整个物流业存在的问题相一 致的。物流标准化就是我国物流业长期关注的一个问题。商品的条码化、包装的标准化等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