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采矿工程系 煤矿开采学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煤矿开采学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指导教师: 1 目目 录录 绪绪 论论 2 第一章第一章 采区巷道布置采区巷道布置 4 第一节 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4 第二节 采区内的再划分 6 第三节 确定采区内准备巷道及布置系统 8 第四节 采区中部甩车场 11 第二章第二章 采煤工艺设计采煤工艺设计 11 第一节 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11 第二节 工作面合理长度的确定 15 第三节 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 16 小小 结结18 2 绪论绪论 一、课程设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计的目的及基本要求及基本要求 1.目的 (1) 通过课程设计
2、,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理解煤矿开采学所讲授的基本理论知 识,对现代化矿井的采煤方法、准备方式等的内涵有一个基本了解。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 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2.任务 (1)完成一个采区(采盘)或带区巷道布置设计。 (2)完成一个才没工作面的采煤工艺设计及编制循环图表。 (3)完成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 3.基本要求 (1)学生按设计大纲要求,按设计指导小组下达的设计任务书所给定的煤层赋存条 件等,综合应用煤矿开采学所学的基本知识,进行采区(盘区)或带区巷道布置及采
3、 煤方法等设计。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规定的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2)为完成设计任务,使每位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设计中提倡设计者 之间相互讨论、借鉴和参考,但严格禁止相互抄袭。疑难问题可与指导教师共同研究解决, 但最终决策必须由学生自己独立进行。 (3)本课程设计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分析与经济比较。 二、二、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1.采区概况:该设计采区为某矿的一个采区,该采区沿走向位于两个采区之间,其一 侧以断层为界, 一侧以未开采的采区边界线为界。 走向长度 2400m (自量) , 倾斜长度 1150m (自量) 。回风大巷和运输大巷均布置在采区下部,风别为-350,和-650 水
4、平。大巷运输采 用 3 吨底卸式矿车,折返式井底车场。相对瓦斯涌出量 5.2m 3/吨日,矿井通风采用中央并 列式。地表标高-50m。 2.煤层赋存条件:可采煤层 2 层,煤层倾角 15.1(自量),厚度柱状图如下: 3 柱状图 煤岩性质 柱状 厚度 M 砂页岩 15 2#煤 3.5 页岩 6 3#煤 6 砂岩 6 3.设计任务:确定采区生产能力为 150 万吨/年的采煤方法。 第一章第一章 采采(盘)(盘)区区或带区或带区巷道布置巷道布置 第一节第一节 采(盘)区或带区概况采(盘)区或带区概况 第二节第二节 采(盘)区或带区储量与服务年限采(盘)区或带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1. 采区(盘区)或带
5、区生产能力, 150 万吨/年 2.采区的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量 MLHZ c 式中: C Z采区工业储量,万 t; H采区倾斜长度,1150m; L采区走向长度,2400m; M煤的厚度,M1=3.5m,M2=6.0m; 煤的容重,1.30t/m; 1c Z=115024003.51.3=1255.8 万 t 2c Z=115024006.01.3=2152.8 万 t C Z= 1c Z+ 2c Z=1255.8+2152.8=3408.6 万 t CPZZ ck )( 式中: k Z设计可采储量, 万 t; 4 C Z工业储量,万 t; P永久煤柱损失量,万 t; C采区采出率,厚煤层可取 75%,中厚煤层取 80%,薄煤层 85%。 分别取左右边界煤柱各 5m,上部防水煤柱与下部护巷煤柱各 30m,中部留 60m 停采线 煤柱,则 1 P=23301.33.545+24003021.33.5+1090521.3 3.5+1090601.33.5=121.4395 万 t 2 P=2400302+(1150-302)(202+50)6.01.3=18.884 万 t Zk1=(Zc1-P1)C1=(1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