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 *业务技术专用楼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院 (系) : 班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综合成绩:综合成绩: - 1 - 目录目录 目录 目录 - 1 - 一、 工程概况. - 1 - 二、 施工准备. - 2 - (一) 劳动力的组织 - 2 - (二) 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 2 - 一、一、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业务技术专用楼位于*市城东干道八宝前街, 西临城东干道, 南临大光路, 东临光大花园住宅楼,是*的办公用房。该大楼设计单位:*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工苑监理公司;施工单位;*省建筑集团公司;*建设工程有限 公司。 本工程由主楼和裙楼组成,总建筑面积 2
2、5553m2,占地面积为 9876m2,主楼 22 层,裙楼 5 层,地下室 2 层,地面0.000 以上建筑总高度为 97.1m,为超高层建筑。 内设电梯 4 部,地下二层为汽车库、变配电房、水泵房、水池、自行车库等;首层门 厅、消防监控中心、报关大厅,二层接待室、大厅敞开空间等,三层电教室、电话总 机房、500 人大会议厅等,五层有计算机房、空调机房,20 层为审单中心,21 层职 工活动中心,22 层为多功能厅,屋顶有消防水箱。地下室底板板面标高为-6.40m,裙 楼层高为 4.8m,标准层层高为 3.9m。外装修室外地坪以上外墙为干挂花岗石及玻璃 幕墙,室内办公室及走道为乳胶漆墙面,一
3、、二层报关大厅和各层电梯厅公共走道地 面为高档磨光花岗石,办公室为抛光地砖楼面,各层的办公室平顶为轻钢龙骨纸面石 膏板平顶。 本工程结构采用全现浇框架-剪力墙体系,抗震设计烈度为 7 度,建筑安全等级为 一级, - 2 - 建筑场地为二类场地,本工程桩基采用机械钻孔灌注桩,桩承台和底板采用钢筋 混凝土整板基础,在三层大会议厅顶采用了三根预应力梁。 二、二、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一) 劳动力的组织 本工程在四层开始立体交叉作业方式组织施工,即钢筋混凝土框架与底下工程 施工同时进行,根据墙体完成情况,不失时机地插入内粉作业,主体内粉进行立体交 叉,同时施工。劳动力组织的特点是,劳动力分布面大、多种
4、作业配合施工的要求高, 各个施工阶段穿插进行。针对上述特点,我公司将技术水平高、作业能力强的施工人 员,以满足本工程劳动力组织的需要,各阶段所需工种人数的不同,合理从其他工地 调度,确保各阶段施工计划目标的实现,从而保证工程的计划总工期。 (二) 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分阶段及时组织调拨工程所需机械设备、周转材料进场, 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工期。 三、三、 施工方案施工方案 (一) 施工测量 1. 定位放线 0.000 结构面上设内控点,即为主楼结构各层建立名片方格控制网,各层结构的 轴线定位按内控点进行放线,内控点的设置见 0.000 以上定位防线留孔图。内控点采
5、用预埋铁板 150mm 150mm 6mm,在贴板中刻划出“十”字线,并冲出中心点。铁板 - 3 - 设置以高出混凝土面 1cm 为宜,不用时覆盖保护措施。每层楼面的相应位置,留 200mm 200mm 方洞,用以上传递方格控制网,洞口边每边设加强筋。 垂直度传递及控制采用激光铅直一,使用激光铅直一垂直传递投光后,开动激光 铅直一作水平旋转,红色光点不划圈不动为正确。每层允许偏差 2mm,雷击误差不大 于 10mm。 2. 标高传递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将标高引测到附近相对固定的建筑物上,不少于 3 个点。利用水准一和垂吊钢尺向上传递,并注意经常复核。 (二) 模板工程 本工程为现浇混凝土
6、框剪结构,针对其特点周转模板采用组合钢模和大型木模 板混合使用。 1. 墙模板施工 (1) 墙轴线二侧弹好线后, 距施工缝 3050mm 高处, 在墙竖筋上焊接限位铁件, 以防止模板移动。 (2) 搭设48 5mm 排架脚手,作为墙模支撑系统。按放线位置及限位铁件拼装模 板,并准确固定预埋件。 (3) 清扫墙模内杂物,安装另一侧模板,安装对拉螺栓,螺栓规格12,间距 为 800mm 1000mm,并每隔 10m 留设清扫口,在浇混凝土前清扫模内杂物,待浇筑 前封仓。 (4) 固定模板,并检查支撑体系的稳固性、模板尺寸及拼缝。 (5) 双钢管内外背楞固定混凝土墙模板剖面节点限位对拉螺栓止水铁板电焊,楔形 木块穿墙螺栓大样图。 - 4 - 2. 柱模板施工 (1) 分别在纵横两轴线两侧弹好线,距施工缝 3050mm 高处,在墙竖筋上焊接 限位铁件,以防模板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