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ffice 课程设计指导 一目的与要求 1 巩固上学期所学习的知识。 2 强化重点知识的操作。 3 进一步加强自我学习与实际运用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安排。 1 课程设计分为 5 次完成。每次完成一个指定设计。 2 课程进度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Word 排版 图文混排 Excel 操作 制作 Ppt access 3对于艺术、外语等专业的学生,第五次设计任务可以改换,改换的内容由任课教师决定。 具体设计要求,请参看电子文档。 三课程设计的报告 1 课程设计的结果必须写成课程设计报告,报告由任课教师批改,给出成绩。 2 课程设计报告必须要按照规定的格式书写。具体格
2、式见附件 1。 3 每一次课程设计只需要打印一个设计内容。例如:第一次课程设计 Word 排版,安排了 5 个设计操作任务, 学生必须操作完成这 5 个设计任务, 但是只需要选择一个设计任务, 作为设计的结果,写入到课程设计报告中去。 4 课程设计报告中,学生必须写书课程设计的体会与心得。包括:设计中遇到的困难、设 计体会、操作体会、自我学习的体会等。 (不少于四百字) 以下是课程设计报告的格式要求。 Office Office 课课程设计程设计 姓姓 名名 班级学号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2011 年 3 月 21 日 目目 录录 1.Word 格式排版样例 1 2.Word 图文混排样
3、例 3 3.Excel 样例 . 4 4.PowerPoint 样例 5 5.access 样例 . 8 6.总结与体会 10 第 1 页 1.Word 格式排版样例格式排版样例 【题目】 第 2 页 【结果】 第 3 页 2.Word 图文混排样例图文混排样例 【题目】 【结果】 第 4 页 3.Excel 样例样例 【题目】 【结果】 第 5 页 4.PowerPoint 样例样例 【题目】 【结果】 目录目录 1.项目的意义。项目的意义。 2.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内容。 3.研究的预期目标。研究的预期目标。 4.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方法。 5.进度安排。进度安排。 6.特色与创新。特色与创新
4、。 第 6 页 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内容 社会对独立学院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能力的需求分析。 不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对计算机文化课程教学需求分析。 学生层次、基础知识等差异情况以及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 情况现状分析。 实验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需求转化为目标的处理方法研究。 研究的预期目标研究的预期目标 提出独立学院理本科(工科)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目标。 提出独立学院理本科(文科)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目标。 提出独立学院专科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目标。 襈写完成“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的建议”。为合格课程 的建设打下基础。 出版/修改“计算机文化基础”本科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 发表1-2篇关于计
5、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论文。 第 7 页 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需求集转化法”来实现。(demand set transformation,DST)。所谓“需求集转化法”,就是根据 各种需求所形成的需求集合,进行全面分析,提取关键需 求;制定初始教学计划,验证需求;然后,对验证后的关 键需求进行归纳,转化为目标。 进度安排进度安排 研究工作拟在一年半时间内完成。研究工作拟在一年半时间内完成。研究工作时间进度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7年6月至2008年2月。 第二阶段: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2007.6-2
6、007.9 确定总体实施方案。 2007.9-2007.10 分析现状,提出实验方案。 2007.10-2008.2 教学实施。 第二阶段 2008.3-2008.9 分析效果、阶段小结,部署新实验方案 2008.10-2009.1 研究成果验证与二次实践。 2009.1-2009.3 总结、项目结题。 第 8 页 特色与创新特色与创新 本研究项目的特色:本研究项目的特色: 该项研究充分考虑了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实现了分别专 业、分别学生层次的处理。 将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以求研究成果的可信度与可实用 性。 该项研究将教师教学环节、学生参与环节、内外经验的借 鉴环节三者结合起来,具有理论指导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显 著特征。 本研究项目的创新点:本研究项目的创新点: 该项研究采用了“需求集转化法”的新的研究方法,其研究 路线清晰、实施过程可操作、可验证。 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