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生成绩表学生成绩表 一、一、 课题设计内容、具备的功能:课题设计内容、具备的功能: 系统功能系统功能 1)新增学生数据的添加:学号,姓名,性别,3 门课程成绩,计算总成绩并显示。 2)修改学生成绩数据:输入学号,根据学号,修改该生的 3 项成绩数据计算总成绩并显示。 3)删除一个学生:输入学号,根据学号删除该生。 4)根据学号查询:输入学号,查找该生并显示学生数据。 5)显示全部学生数据。 6)根据学号从小到大排序学生数据。 7)根据总成绩从大到小排序学生数据。 8)退出:保存学生总数文件及学生数据文件,然后结束程序运行。 系统设计要求系统设计要求 1)在 Visual C+控制台应用程序
2、方式下设计课题。 2)设计的程序要求规定的功能。 3)程序应具有一定的健壮性。即程序必须具有必要的检查和出错处理,如在新增学生数据 时检查输入的学号是否相同。删除、查询学生时检查输入的学号是否存在等。 二、二、 模块(函数)的划分、各模板(函数)的功能模块(函数)的划分、各模板(函数)的功能: int EnterChoice(); /输入选项 void Init(); /数据文件初始化 void Add(); /增加一个学生 void Update(); /修改学生成绩 void Delete(); /删除一个学生 void Query(); /查询学生数据 void Display(); /
3、显示全部学生 void Display(Student*); /显示全部学生 void SortNo(); /按学号排序(从小到大) void SortScore(); /按成绩排序(从大到小) void SaveTxt(); /以二进制形式保存数据 int CheckNo(char *); /输入学号 void PrintTitle(); /显示表头 void GetData(Student*); /读取学生成绩数据 三、三、 采用的自定义的数据类型:采用的自定义的数据类型: 1) 建立 student 工程 2) 在头文件中,设计 Student 结构类型,成员为 char No5 学号
4、char Name8 姓名 char Gender7 性别 int Score4 3 门课程成绩及总成绩 四、四、 程序设计过程、调试中过程中所用的测试用例、测试方法,程序运行的结果:程序设计过程、调试中过程中所用的测试用例、测试方法,程序运行的结果: 程序运行的结果通过截图来显现。下面的程序是显示的九个功能: 1、 程序运行后的菜单显示:程序运行后的菜单显示: 2、 增加学生信息界面增加学生信息界面: 3、 修改学生信息:修改学生信息: 4、 删除学生信息界面:删除学生信息界面: 5、 查询学生信息:查询学生信息: 6、 显示所有学生信息:显示所有学生信息: 7、 按学生学号排序:按学生学号
5、排序: 8、 按学生分数排序:按学生分数排序: 9、 结束操作界面:结束操作界面:结束操作界面:结束操作界面: 五、五、 在课程在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还没有能解决的问题: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还没有能解决的问题: 1)特别注意各种 C+代码的运用。 2)按照规范的步骤进行,程序调试好之后,由于实验环境不同,需要重新建立工程及 文件,在新建.h 文件时,要注意文件名要与.cpp 文件中定义的头文件一致,否则 程序因找不到正确的.h 文件而无法正常运行。 3)在程序运行出现问题时积极地询问老师或查询资料。 4)在运行中出现一些不细心导致的小问题,经过同学讨论都一一解决。 六、
6、六、 通过课程设计的体会、收获:通过课程设计的体会、收获: 在为期不到两周的课程设计中,我体会颇多,学到很多东西。利用这次课程设计的机会,我 加强了对 C+的认识,复习了自己以前的知识,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也提高不少。从而对 Microsoft Visual C+ 6.0 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总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收获颇丰, 相信会为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好处。最重要的还是激发了我编程的兴趣和热 情,让我从一个只懂理论变成了能做一些小型程序,让我对编程更加热爱了。整体地评价这 次课程设计,我认为收获很大,正如上面所说的那样,通过课程设计,既复习了以前的旧知 识,又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设计增强了我们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 养了我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 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也是不可忽 视的, 在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