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 程 设 计 课 程 名 称 交通管理与控制 姓 名 专 业 年 级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成 绩 日 期 目目 录录 1 1)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1 1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原则.1 路段及沿线交叉口交通组织及设施设计方案说明.2 2)2)设计计算书设计计算书.3.3 设计中用到的各类计算及国家标准设计依据3 单点定时信号交叉口信号配时设计的计算4 3)3)参考文献参考文献66 4)4)设计图纸设计图纸.7.7 评评 语语 指导教师:徐锦强指导教师:徐锦强 日期:日期:2012.06.302012.06.30 1.1.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 1 1.1.1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原则 依
2、据 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道路交通标志、标线通过不同颜色 的图案、符号、文字随时随地提醒、保护交通参与者,以免在路上遇到状况不知 如何处理而发生危险。交通标志一般设于道路两旁或是路口处,标线则直接画在 路面上。 1 1.1.1.1.1 道路交通标志设置原则 (1)一般情况下标志均设置在公路的右侧,驾驶员正急于寻找的位置。 为了便于驾 驶员判读,确保交通安全,在高速公路终点附近,还将一些禁令或警告标志设置在 中央分隔带内。 (2)交通标志的设置位置均保证标志与标志之间互不影响,而且没有其它结构物 阻挡视线。 (4)标志设置能保证驾驶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以便作出安全运行所必须的判断
3、。 (5)路侧标志保证与路肩外缘有 25cm 的净距,标志板下边缘与紧急停车带外侧路 面间有 2m 的净空。在公路上方设置的标志,保证板下边缘与路面间的净距5m。 (6)标志板正面面向来车方向,与公路走向基本成直角布置,板面稍向内倾斜。关 于路侧标志的倾斜问题, 目前尚有不同意见。有些国家的规范认为,只有当标志 板与路肩边缘相距 9m 以上时才向内倾斜,当标志板与路肩外缘相距不足 9m 时, 为防止反光造成的目眩现象,反而将它向外倾斜 3。 (7)同一地点需要设置两种以上标志时,可以安装在一根标志柱上,但最多不应超 过四种。应避免出现互相矛盾的标志内容。 (8)标志牌的支撑结构应保证安全、外形
4、美观、经久耐用,标志的支撑结构形式主 要有单柱式、双柱式、单悬臂式、双悬臂式、门架式等几种形式。 1 1.1.2.1.2 道路交通标线设置原则 (1)当主要公路等级较高,交通量较大,相交公路需要停车观望确认安全后, 才准许通行时。停止线和停车让行标志需配合使用。当主要公路交通量不大,车 辆需减速慢行或停车方可续行的,让行标线和减速让行标志需配合使用。 (2)主要公路为二级公路的 T 形交叉,当直行交通量不大,而与次要公路问的 转弯交通量占相当比例时,可采用只在次要公路上设分隔岛的渠化 T 形交叉;当 主要公路的直行交通量较大时, 则采用在主要公路和次要公路上均设分隔岛的渠 化 T 形交叉。 (
5、3)四车道公路或四车道以上公路相交,或其中之一为四车道以上的公路时, 除布置完善的渠化岛和转弯车道外, 伴之于渠化还应设置足够相数和合适配时的 信号系统。 (4)设置渠化标线应遵循保持主流交通优先的原则。既保证美观,又要有较高 的安全实用性,可减少交叉冲突点,缩小冲突区,延长合流和交织的区段长度; 通过线形设计、宽度限制控制平交口的运行速度;交通组织方案简单,标志标线 清晰明了。 (5)机动车道边线外侧 1m 范围内,有重要标志柱、隔音墙等设施,以及高出路 面 30cm 以上的混凝土基础、挡土墙等结构物的立体交叉主线路段,应布设路侧 护栏;主线或匝道纵坡大于 4%的下坡路段,应布设路侧护栏。
6、2.22.2 路段及沿线交叉口交通组织及设施设计方案说明 所有交叉口都采用信号灯控制,并且都设有斑马线供行人安全过街。本次设 计是以东西向路段为主路段,南北向则为支路段。 左边第一个 T 型交叉口的支路段设计为双向六车道, 有专门的人行道和非机 动车道,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间用设施带分离,南北路段机动车道采用上下分离 行驶,中间用防护栏隔开。对于北进口道,分为两条直行车道和一条左转车道, 并设有双向交通、注意行人、T 型交叉等警告标志及停车让行禁令标志。东路段 为主要干道,为双向八车道,左右各一个安全岛,利于行人过街等待安全,两向 之间用防护栏隔开,并将设计速度限制在 40km/h 以内。 第二个交叉口为十字形交叉口,四个方向都设有防护栏,注意行人等警告标 志,东西向车道中间还设有禁止掉头标志。另外南北方向的车道因为是支路,所 以设有减速让行标志,但是南北向的非机动车车道与人行道是合在一起的,而且 由于交通量的关系,两向的进口道在停车线不远处都增加了车道数,以减少停车 长度。还有,由于车道过宽,为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