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自控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三阶系统校正

    • 资源ID:1398376       资源大小:977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自控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三阶系统校正

    1、 1 课程实习报告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 课课 程程 名名 称:称: 自动控制原理及专业软件自动控制原理及专业软件应用应用课程实习课程实习 题题 目目 名名 称:称: 三阶系统校正三阶系统校正 年级专业及班级:年级专业及班级: 姓姓 名:名: 学学 号:号: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评评 定定 成成 绩:绩: 教教 师师 评评 语:语: 2 目目 录录 摘 要 3 一、课程实习任务和要求 . 4 二、未校正系统的分析 . 5 (一)未校正系统零极点图 5 (二)未校正系统根轨迹分析 5 (三)未校正系统时域分析 8 (四)未校正系统频域分析 9 三、校正系统的设计 11 (一)理论分

    2、析 . 11 (二)理论计算 . 13 四、校正后系统性能分析 15 (一)频域分析 . 15 (二)时域分析 . 16 五、电路设计 18 (一)典型环节电路图 . 18 (二)校正后系统电路设计 . 27 小 结 . 28 3 摘摘 要要 所谓校正,就是在系统不可变部分的基础上,加入适当的校正元部件,使系统满足 给定的性能指标。主要有两大类校正方法:分析法与综合法。分析法把校正装置归结为 易于实现的超前校正、滞后校正、超前滞后校正等几种类型,它们的结构是已知的, 而参数可调。通过校正方法确定这些校正装置的参数。综合法又称为期望特性法。它的 基本思路是按照设计任务所要求的性能指标,构造期望的

    3、数学模型,然后选择校正装置 的数学模型,使系统校正后的数学模型等于期望的数学模型。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我在掌握自动控制理论基本原理,一般电学系统自动控制方 法的基础上,用 MATLAB 实现系统的仿真与调试。在课程实习中,先对待校正装置进行 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在算出原装置的参数,与系统要求对比之后决定使用串联滞后校 正。计算出串联滞后校正参数,将参数带入待校正的系统。校正后的系统经过校验满足 了系统要求。再 Simulink 对系统进行了仿真,之后画出了校正系统的电路图。 关键字:关键字: 串联校正 串联滞后 时域分析 频域分析 4 一、课程实习任务和要求一、课程实习任务和要求 (一)(一)

    4、初始条件:初始条件: 设一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1)(0.5ss(s k (s)G 0 ,试设计串联校正网络 )(sG c 。 性能指标要求: (1)系统稳态速度误差系数 v K =5s-1; (2)相角裕度400。 (二)(二)课程课程实习实习要求:要求: 1未校正系统的分析: (1)利用 MATLAB 绘制未校正系统的开环和闭环零极点图 (2)绘制根轨迹,分析未校正系统随着根轨迹增益变化的性能(如:稳定性、快速 性等) 。 (3)绘制单位阶跃输入下的系统响应,分析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性能。 (4) 绘制系统开环传函的 bode 图, 利用频域分析方法分析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如: 相角

    5、裕度和幅值裕度等) 。 2.绘制频域分析方法,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校正方案,要求有理论分析和计算,并与 Matlab 仿真结果进行比较。 3.选定合适的校正方案(如:串联滞后/串联超前/串联滞后-超前等) ,理论分析并 计算校正环节的参数,并确定何种装置实现。 4.绘制已校正系统的 bode 图,与未校正系统的 bode 图比较,判断校正装置是否符 合性能指标要求,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 5.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分析校正装置的效果。 6.设计模拟电路。 5 二二、未校正系统的分析未校正系统的分析 (一)(一)未校正系统未校正系统零极点图零极点图 1、MATLAB 绘图: (1)指令: n=1;

    6、d=conv(conv(1 0,1 1),0.5 1); sys=tf(n,d); pzmap(sys) (2)零极点图: -2-1.8-1.6-1.4-1.2-1-0.8-0.6-0.4-0.20 -1 -0.8 -0.6 -0.4 -0.2 0 0.2 0.4 0.6 0.8 1 Pole-Zero Map Real Axis Imaginary Axis 图 2.1 未校正系统的零极点图 由图 2.1 分析可知,系统没有零点,开环极点为:p1=0, p2= -1,p3= -2 (二)(二)未校正系统未校正系统根轨迹根轨迹分析分析 1、MATLAB 绘图: (1)指令: n=5; d=conv(conv(1 0,1 1),0.5 1); 6 sys=tf(n,d); rlocus(sys) (2)根轨迹图: -6-5-4-3-2-1012 -4 -3 -2 -1 0 1 2 3 4 Root Locus Real A


    注意事项

    本文(自控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三阶系统校正)为本站会员(毕****文)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