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矿学课程设计 1 本科生课程设计 学 院: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 专 业: 采矿工程采矿工程 课 程: 采矿学采矿学 设计题目: 万万 t t/a/a 采区巷道布及采煤工艺采区巷道布及采煤工艺设计设计 采矿学课程设计 2 目录目录 采矿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采矿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3 3 第一章第一章 采 区 巷 道 布 置采 区 巷 道 布 置 7 7 第 一 节第 一 节 区 储 量 与 服 务 年 限区 储 量 与 服 务 年 限 7 7 第 二 节第 二 节 采区内的再划分采区内的再划分9 9 第 三 节第 三 节 确 定确 定 采 区内准 备巷道布置和生产系采 区内准 备巷道
2、布置和生产系1010 第 四 节第 四 节 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1414 第二第二章章 采煤工艺设计采煤工艺设计2020 第 一 节第 一 节 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2020 第 二 节第 二 节 工 作面合理长度的验证工 作面合理长度的验证2525 第 三 节第 三 节 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2525 课 程 设 计 总 结课 程 设 计 总 结272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2828 采矿学课程设计 3 采矿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采矿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 目 的一 、 目 的 通过开拓方案设计要达到下列目的: (1)系统地
3、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2)掌握矿井开拓方案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3)熟练掌握方案比较法在开拓设计中的应用(重点) 。 (4)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高和培养学生文字编写、计算和应用 CAD 绘图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二、设计题目 设计原始条件 (1)地质条件 矿井东西长为 48006500 m,南北宽为 24003500 m。井田内的可采煤层为 9 号煤,埋深 300m,煤层赋存稳定,平均厚度 57 m。倾角平均为 14o25 o,为 缓倾斜厚煤层。 井田深部以煤层的-750 m 底板等高线为界;浅部以-350 底板等高线为界。 地面标高-100m。 伪顶:岩性为炭
4、质泥岩、泥岩,厚 0.200.57m,平均 0.3m。 直接顶:岩性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炭质泥岩,薄层状中厚层状、 波状层理、均匀层理,厚度变化较大,在 0.68.4m之间,平均 3m。 老顶:由砾岩、粗粒砂岩、中细粒砂岩构成,一般厚度 410m,平均厚度 6m。砂岩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岩屑次之,中厚厚层状,交错层理, 块状构造,孔隙式钙质胶结,较为坚硬,属中等坚硬坚硬岩石。 直接底: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炭质泥岩,局部为砾岩、中粒砂岩,厚 0.76.54m,平均厚度 3.5m。中粒砂岩属中等坚硬岩石。 老底:粉砂岩与中粒砂岩互层,平均厚度 25m。 9 号煤干密度 1.321.
5、731 t/m ,平均 1.465 t/m 。 (2)开采技术条件 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 硬度系数 f=2,属中硬煤层。基岩沿走向方向的移动角=75 o、上山方向 的移动角=75 o和下山方向的移动角=85 o。 采矿学课程设计 4 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 三、课程设计内容三、课程设计内容 1、 采 区 或 带 区 巷 道 布 置 设 计 ; 2、采 区 中 部 甩 车 场 线 路 设 计 或 带 区 下 部 平 车 场 (绕 道 线 路 和 装 车 站 线 路 )线 路 设 计 ; 设计采设计采( (带带) )区综合柱状图区综合柱状图 柱 状 厚度(m) 岩 性 描 述 8. 60 灰色泥质页岩, 砂页岩互层 - - 8. 40 泥质细砂岩,碳 质页岩互层 0. 20 碳质页岩,松软 3. 5 K1 煤层, =1.30t/m3 - 4. 20 灰色砂质泥岩, 细砂岩互层,坚 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