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通信技术通信技术综合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任务书 论文 题目 CDMA 通信系统数字调制及解调设计与实 现 设计 类型 工程技术 导师 姓名 2 目录 引言. 3 一. CDMA 技术的概述 . 4 二. BPSK 调制和解调 . 4 2.1 实验原理 .4 2.2 实验步骤 .5 主 要 内 容 及 目 标 设计一个 CDMA 通信系统数字调制及解调过程,并测试四种调制方式:BPSK、 QPSK、OQPSK 和 MSK 中探测点的波形,要求: 1、熟悉 BPSK 调制和解调过程,并通过示波器测试 BPSK 各点的波形; 2、熟悉 QPSK 调制和解调过程,并通过示波器测试 QPSK
2、 各点的波形; 3、熟悉 OQSPK 调制和解调过程,并通过示波器测试 OQPSK 各点的波形; 4、熟悉 MSK 调制和解调过程,并通过示波器测试 MSK 各点的波形。 具 有 的 设 计 条 件 根据设计要求提供相关的试验环境,需要 PZ6001 试验箱及示波器。 计 划 学 生 数 及 任 务 计划需要 3 人 1 人主要进行 BPSK、QPSK 调制和解调过程设计,并通过示波器测试各点的波 形; ; 1 人主要进行 OQSPK 调制和解调过程设计,并通过示波器测试各点的波形; 1 人主要进行 MSK 调制和解调过程设计,并通过示波器测试各点的波形; 最后,总体分析四种调制方式结果。 计
3、 划 设 计 进 程 1、从接题开始收集资料、准备设计; 2、第 1 周 设计 CDMA 通信系统数字调制及解调过程,相关电路原理图,制 定设计测量方案; 3、第 2 周 测量、调试和完善,同时编写设计报告。 参 考 文 献 1、储婉琴.信息化背景下通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 01期 2、邓焕清,石峰.传输接入层网络优化软割接技术的应用J.移动通信.2010 年 02期 3、谭家杰.通信原理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 年 02期 3 2.3 数据记录 .5 三. QPSK 调制和解调 . 5 3.1 实验原理 .6 3.2
4、实验步骤 .7 3.2.1 数据记录 8 四.OQPSK 调制和解调过程 8 4.1 实验原理 .9 4.2 实验步骤 . 10 4.2.1 数据记录.11 五MSK 调制和解调过程 12 5.1 实验原理 . 12 5.2 实验步骤 . 13 5.2.1 数据记录 14 六小结 15 七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CDMACDMA 通信系统数字调制及解调设计与实现通信系统数字调制及解调设计与实现 引言引言 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面世以来,移动通行产业一直以惊人的速度迅猛 发展。其中 CDMA 移动通信以其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人们 的广泛
5、关注,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CDMA 通信系统在接收到通信网络的射频信 号后使用的是 QPSK 解调技术。我们的课程设计中的研究重点就是 CDMA 通信系统的几种调制和解调 技术:BPSK、QPSK、OQPSK 和 MSK。 4 一一. CDMA 技术的概述技术的概述 CDMA 是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ess)的英文缩写,它是在数字扩频通信技术之 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CDMA 的技术原理是在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 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的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有的 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
6、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 的带宽信号进行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始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即解调,以实现数据通信。 采用直接序列扩频的点对点 CDMA 通信系统组成如图 1.1 所示: 图 1.1 CDMA 通信系统组成图 系统为每个用户分配各自特定地址码。地址码之间具有相互准正交性,从而在时间、空间 和频率上都可以重叠;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的信息数据,进行解扩,增强了系统的抗 干扰能力。 本设计中, 我们根据 CDMA 通信系统的数字调制及解调方式, 设计并测试四种调制方式: BPSK、 QPSK、OQPSK 和 MSK 中探测点的波形。本设计需要 PZ6001 试验箱所提供的 CDMA 通信系统模块,再采用 示波器进行测量各点的波形。 二二. BPSK 调制和解调调制和解调 2.1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BPSK 的已调信号可以表示为: 0 cos ( ) cos At et At 发 1 发 0 即发送二进制符号 0 时, 0( ) et取相位。显然载波的不同相位直接表示了相应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