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习报告 一、 实习目的: (1) 熟悉其创建历史及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所处的地位。 (2) 通过实习,掌握北海的整体空间布局及重点景区的造景手 法。 (3) 通过实习,掌握皇家园林的造园特点。 二、 学习内容: 北海全园可分为团城、 琼华岛、 北海东岸、 北岸、 西岸五个部分。 深入了解到其空间布局,色彩,植物造景等 三、 实习作业:主要介绍一下北海公园的静心斋和濠濮涧 的空间布局和建筑布局。支付学费及学习用品 静心斋,位于北海公园北岸,乾隆二十二年(1757)建成,它 以叠石为主景,周围配以各种建筑,布局巧妙,幽雅宁静,是一 座建筑别致、风格独特的“园中之园”。 静心
2、斋的正门与琼华岛隔水相望,四周以短墙围绕,南面为 透空花墙,使内外景色交融,碧鲜亭紧贴花墙外,起点景之妙。 斋内亭台楼阁围着荷池而建,四周堆叠太湖石,玲珑剔透,与隐 现在翠竹花木中的亭、轩、桥相互辉映,景色幽雅,有“乾隆小 花园”之称。 静心斋平面很不规则, 南北进深约为 110 米, 东西宽约 70 米。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四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各具特色的 庭院组成,空间穿插渗透,层次变化及其丰富,是园中园空间构 成中较复杂的一种类型。园林的主要部分在北边,这是一个以假 山和水池为主的山池空间,也是全园的主景区。它的南面和东南 面则分别布以建筑、小品分隔,但分隔之中有贯通,障抑之下有
3、渗透,由于迂回往复的游廊、爬山廊把他们串联为一个整体。红 栏曲廊,金壁辉煌,充满御苑景象。山池空间最大,但绝大多数 建筑物则集中在园南部四个小庭院,作为山池空间主景的烘托。 山池空间是静心斋的第二进院落,全园的主院落。周围游廊及随 墙爬山廊一圈,中心大手笔的叠山理水,成为院落造景的核心。 正厅静心斋后厦北向临水, 凸入池中, 池北堆筑假山, 嶙峋跌宕。 由于这个景区地段进深过浅, 因而又因地制宜运用增加层次的方 法来弥补地段的缺陷。山池之上跨水架有沁泉廊,与正厅、园门 构成一条南北中轴线。 静心斋的建筑多而不散, 建造的紧凑严密, 静心斋的长廊随山势,曲折起伏;枕峦亭据全园高处,在这里能 既能
4、俯视静心斋各处景色, 又能远眺北海, 金光闪耀, 辽阔湖面; 沁泉廊位于后花园中心,沟通东西景区,碧池清水,可以俯视水 面点点莲花,与来来往往的游鱼。静心斋精致优雅,是北海北岸 最完美的建筑,。 静心斋建筑分散而集中的布局形式。如果你进入后花园,依 次有建有独立院落抱素书屋、 韵琴斋、 庵画轩、 焙茶屋等等, 顾名思义, 你似乎寻到了当年的踪影, 当年皇太子们读书、 弹琴, 画画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山石驳岸,厅堂游廊、墙垣围合,但 大小布局形式都不相同。各抱地势,不拘一格。他们既有相对独 立的私密性,又以游廊彼此联通。院内水池与主景区的大水池沟 通,形成一个完整的水系。 静心斋以建筑庭院烘托山
5、石主景区,山池景观突出,具有多 层次,多空间变化的特点。院内树木蓊郁,体现了小中见大,咫 尺山林的境界,确是一座设计出色的闹中取静的精致园林。 濠濮间;以方形水池为中心,周围堆叠石岸,岸上筑土,形成山 丘,广种各种树木,气氛幽静。夏季池塘荷叶田田,荷花亭亭玉 立,随着凉风吹来,满园清香。 在建筑布局方面,濠濮涧以水池为中心,水池入口置石牌坊、 水面曲折石桥,连接水榭,随山势起伏建爬山回廊,濠濮涧是以 点为主,点线结合的布局形式。濠濮间位于北海公园内东岸小土 山北端,是北海的园中之园之一,幽静别致,自然城市山林式, 很有特色。是明代嘉靖十三年于此初建凝和殿,乾隆二十二年增 建成北海的园中之园。
6、从整体上看濠濮间,其四面古松葱郁、遮天蔽日,来自北面 先蚕坛的浴蚕河水经画舫斋缓缓流入, 曲桥、 水池、 山石、 回廊, 回旋于咫尺之间,景色清幽深邃。正是由于濠濮间周围的地形及 植被的关系, 使得此空间成为一个独立的园中园被藏埋于整个公 园之中, 即使站在北海公园的最高点, 也很难看到濠濮间的主体, 这便使其带有了十分神秘的色彩, 吸引人们不得不去其中进行观 赏。 整个濠濮涧是一个由三组建筑与廊形成的封闭的空间,其空 间序列十分完整,起始空间、过渡空间、高潮以及结束空间。它 们之间相互联系,彼此过渡巧妙,每一部分都十分完整。整个建 筑空间的序列很值得我们深入的学习。 濠濮间入口处又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濠濮间”三个字, 与游人之间形成对景,开门见上的告诉了有人此地的名字。沿入 口进入是一条曲径通幽的小路,周围被 23 米高的小山所挡住, 使得此空间与外界完全隔离。其道路的曲率也是十分大,在此位 置无法看到主体建筑,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处理手法。 走过小径,便豁然开朗,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濠濮间的水池之上有一座九曲雕栏石桥,石桥北端有一座石牌 坊,牌坊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