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02010 届届毕业论文开毕业论文开 题题 报报 告告 题 目: 民间金融发展的监管问题研究 2010 年年 4 月月 5 日日 2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 结合毕业论文题目情况, 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每人撰写 2000-4000 字的文献综述: 文文 献献 综综 述述 1.1.各文献各文献说明说明的同一观点的同一观点 目前, 国外学者对民间金融已基本达成共识, 认为它是没有被中央银行监管当局所控 制的金融活动,通常称为 Inform finance(非正规金融) 。国内学者对民间金融的定义争议 较大,分别以产权性质、经营性质或是否受政府监管作为标准对民间金融进行
2、定义,但在 对民间金融的定义、 发展状况和政策监管等方面的争议与研究中, 众多学者至少在以下两 个方面达成了共识: (1)民间金融的对提高金融效率、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和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巨 大的作用,同时一些非法民间金融也对社会和金融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存在着利率、信 用等各方面的风险。 (2)民间金融亟须规范化、法制化的治理。鉴于我国民间金融一直处于“被压抑” 状态和民间金融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突出贡献,让民间金融“阳光化” ,为民间金融“昭 雪”成为了一种呼声。 2.2.文献来源构成及其原因文献来源构成及其原因 为完成本课题,我所查阅的资料以期刊论文和著作为主,包括学术期刊网站、 高校学报
3、、财经期刊和从图书馆搜集的相关著作;以网页新闻、报纸和时评为辅。 各文献主要以研究论文为主,其次为著作和媒体资料。各研究论文严谨规范,观点 独特,数据新颖度、准确性高,引用和处理得当,是我完成课题的主要参考资料。 著作的选取是以经典著作为主,在对民间金融的认识和监管方面经典著作权威性 高。最后,互联网资料和其他媒体资料具有时效性强、意见广泛的优点,同时可以 提供部分数据,对更好地完成本论文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3 3.3.对不同文献的处理方法对不同文献的处理方法 本文主要将文献分类,首先是将国内和国外分开,以国内文献为主。其次,将 文献中数据模型分析和定性分析分开,以发达国家的贷款定价模式研
4、究为主要参 考,并辅之以定性分析参考。对文中不同观点以及不同国别的文献中观点相近的文 献进行归类,以及有用为先的方法进行分类处理,以求对论文写作提供最大帮助。 4.4.相关文献的具体分析相关文献的具体分析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我国的民间金融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 了民间金融的产生原因、所具有的特点、利率因素以及监管问题等。张德强(民间金融 监管:风险、收益与可行性一个新的分析框架,2009 年)认为民间金融是金融领域 中最具争义的问题之一。关于是否能对民间金融实施监管,是民问金融领域关注的焦点, 目前,民间金融监管问题还是个崭新的课题,有些学者的研究从民间金融自身的角度分 析这
5、个问题,不能完全令人信服。张德强把以前的研究成果吸收进来,从监管机构的视 角分析实施监管的可行性,然后,利用完全的动态博弈模型对民间金融监管前后的风险 与收益进行实证理论比较分析,论证对民金融实施监管是否可行。 张燕(张燕,杜国宏,吴正刚关于农村民间金融法律规制的思考2009 年)认为 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在国家正规金融垄断 格局下, 由于缺乏政府监管与法律制度的规范,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始终处于混乱和被 国家“限制”与“叫停”的状况。以“软法”之治的视角来分析农村民间金融中的“软法” 现象,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及农村民间金融“软法”的转
6、化。张燕等人的 论证为规范我们民间金融提出了一条独特的可行之路, 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另外, 张燕, 邹伟认为农村民间金融是对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的一种补充, 我国农村地区资金供给严重不 足, 农村民间金融得到了较快发展, 但是由于农村民间金融游离于正规金融体系监管之外, 容易增加金融风险, 我们必须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 使之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前 提下将其纳入法律的规制范围中。他们通过考察美国、日本、印度等典型国家农村民间金 融监管的现状, 对不同国家农村民间金融法律监管进行对比与分析, 从而为我国的农村民 间金融监管提供一定的经验与借鉴。 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高晋康认为(2008 年,中国法学) ,民间金融具有存在的理 由, “合法化”命题是一种价值层面对事实的误读,所以应以中性的“民间金融法制化” 4 作为路径选择。 这要求国家选择适当的金融价值观确立民间金融的法制化界限。 我国应对 民间金融采取消极自由的制度取向,对达到规制标准的法律边界内的民间金融予以规制, 并确认边界之外民间金融的自由地位。 具体而言, 只对具有全国性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