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学学 号:号: 专专 业:业: 机电一体化 系系 (院) :(院) : 机电与汽车工程系 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题目: 螺纹轴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与仿真加工 指导指导教师:教师: 职职 称称: 2012年 3 月 15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 )作为毕业设计(论文) 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 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 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 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
2、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 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 导教师签署意见; 3 “文献综述” 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 (或 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 文献应不少于 5 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 4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 应当按照国标 GB/T 7408 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 年 3 月 15 日”或“2004-03-15” 。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论计(论 文)开文)开 题题 报报 告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每人撰写 1000
3、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文 献献 综综 述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更新 的速度越来越快,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比重明显增加。同时, 随着航空工业、汽车工业和轻工业消费品生产的高速增长,复杂 形状的零件越来越多,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激烈的市场 竞争要求产品研制、生产周期越来越短,传统的加工设备和制造 方法已难以适应这种多样化、柔性化与复杂形状零件的高效、高 质量加工要求。因此,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发展能有 效解决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变零件加工的数控加工技术。在 机械制造业中,大量采用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数 控技术,并将机械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
4、、传感检测技、信息处理 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生产方式发生了革 命性变化。目前数控技术和数控机床正不断更新换代, 向高速度、 多功能、智能化、开放型以及高可靠性等方面迅速发发展。数控 技术的应用和数控机床的生产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 和技术水平的得要标志。 1949 年,美国帕森斯公司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始 共同研究,并于 1952 年试制成功第一台三坐标数控铣床,当时 的数控装置采用电子管元件。 1959 年,数控装置采用了晶体管元件和印刷电路板,出现 带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称为加工中心( MC Machining Center),使数控装置进入了第二
5、代。, 1965 年, 出现了第三代的集成电路数控装置, 不仅体积小, 功率消耗少,且可靠性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促进了数控机床 品种和产量的发展。 60 年代末, 先后出现了由一台计算机直接控制多台机床的 直接数控系统(简称 DNC),又称群控系统;采用小型计算机控制 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简称 CNC),使数控装置进入了以小型计算机 化为特征的第四代。 1974 年, 研制成功使用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贮器的微型计 算机数控装置(简称 MNC),这是第五代数控系统。 20 世纪 80 年代初,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出 现了能进行人机对话式自动编制程序的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愈趋 小型化,可以直接安装在机床上;数控机床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 提高,具有自动监控刀具破损和自动检测工件等功能。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 出现了 PC+CNC 智能数控系统, 即 以 PC 机为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在 PC 机上安装 NC 软件系统, 此种方式系统维护方便,易于实现网络化制造。 数控加工过程仿真主要包括几何仿真和物理仿真,几何仿真 不考虑切削参数、切削力及其他物理因素的影响,只仿真刀具- 工件几何体的运动。通过翻译数控代码以模拟车削加工能够完成 的各种工作如加工外圆、端面、倒角、螺纹、曲线等来验证 NC 代码的合理性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