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SOPC/EDASOPC/EDA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等精度频率计的设计等精度频率计的设计 设设 计计 者:者: 学学 号:号: 班班 级: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092 班班 指导老师: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完成时间: 设计报告设计报告 综合测试综合测试 总评总评 格式格式 (10) 内容内容 (40) 图表图表 (10) 答辩答辩 (20) 平时平时 (20) 2 目录目录 1 绪论 4 第一章 设计项目的分析. 5 1.1 设计原理 . 5 1.2 设计要求 . 5 1.3 设计思路 6 第二章 项目工作原理及模块工作原理 6
2、2.1 系统设计方案的选择 . 6 2.2 项目工作原理 . 6 2.3 频率测量模块 . 8 2.4 周期测量模块 . 10 2.5 脉宽测量模块 . 11 2.6 占空比测量模块 11 第三章 系统设计方案 11 3.1 等精度数字频率计项目设计方案 . 11 3.1.1 等精度数字频率计的原理 . 12 3.1.2 等精度数字频率计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13 3.1.3 系统的基本工作方式如下 . 13 3.1.4 CPLD/FPGA 测频专用模块的 VHDL 程序设计. 13 3.2 测频/测周期的实现 14 3 3.3 控制部件设 . 14 3.4 计数部件设计 . 15 3.
3、5 脉冲宽度测量和占空比测量模块设计如下图所示: 15 3.5.1 测量脉冲宽度的工作步骤 . 15 第四章 主要 VHDL 源程序 16 4.1 -等精度频率计测试模块(VHDL 顶层文件 DJDPLJ.VHD) . 16 4.2-测频、周期控制模块 CONTRL.VHD 19 4.3-计数模块 CNT.VHD 20 4.4-自校/测试频率选择模块 FIN.VHD 21 4.5-测脉宽、占空比控制模块 CONTRL2.VHD . 22 4.6-计数器二频率切换模块 GATE.VHD . 24 第五章 项目硬件测试 25 5.1 硬件试验情况 . 25 第六章 设计总结 26 附录一 参考文献
4、 27 4 1 绪论绪论 测量频率是电子测量技术中最常见的测量之一。不少物理量的 测量, 如时间、速度等都涉及到或本身可转化为频率的测量。目前, 市场上有各种多功能、高精度、高频率的数字频率计, 但价格不菲。 而在实际工程中, 并不是对所有信号的频率测量都要求达到非常高 的精度。 目前, 有三种常用的数字频率的测量方法: 直接测量法(以下称 M 法) 、周期测量法(以下称 T 法) 和综合测量法(以下称 M /T 法) 。 M法是在给定的闸门时间内测量被测信号的脉冲个数, 进行换算得出 被测信号的频率。T法是通过测量被测信号一个周期时间计时信号的 脉冲个数, 然后换算出被测信号的频率。 这两种
5、测量法的精度都与被 测信号有关, 因而它们属于非等精度测量法。而 M /T 法它通过测量 被测信号数个周期的时间, 然后换算得出被测信号的频率, 克服了 测量精度对被测信号的依赖性。M /T 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闸门信号 与被测信号同步, 将闸门时间控制为被测信号周期长度的整数倍。 测量时, 先打开预置闸门, 当检测到被测信号脉冲沿到达时, 标准 信号时钟开始计数。预置闸门关闭时, 标准信号并不立即停止计数, 而是等检测到被测信号脉冲沿到达时才停止, 完成被测信号整数周 期的测量。 测量的实际闸门时间与预置闸门时间可能不完全相同, 但 最大差值不超过被测信号的一个周期。 5 第一章第一章 设计项
6、目的分析设计项目的分析 1.1 设计原理 频率计用一个频率稳定度高的频率源作为基准时钟,对比测量 其他信号的频率。通常情况下计算每秒内待测信号的脉冲个数, 此时 我们称闸门时间为 1s。闸门时间也可以大于或小于 1s。闸门时间越 长,得到的频率值就越准确, 但闸门时间越长则每测一次频率的间隔 就越长。闸门时间越短,测得频率值刷新就越快,但测得的频率精度 就受影响。 1.2 设计要求 (1) 对于频率测试功能,测频范围为 0.1 Hz70 MHz;对于测频 精度,测频全域相对误差恒为百万分之一。 (2) 对于周期测试功能, 信号测试范围与精度要求与测频功能相 同。 (3) 对于脉宽测试功能,测试范围为 0.1 s1 s,测试精度 为 0.01 s。 (4) 对于占空比测试功能,测试精度为 1%99%。 6 1.3 设计思路 利用计数器 A 对时钟脉冲信号进行计数, 同时使用另一个计数 器 B 对被测信号计数。 当测量时钟脉冲信号的计数器 A 累积到一定数 值时,将计数器的结果传送到触发器中并通过一个时钟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