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题目: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2 (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用表)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论文(设计)题目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主要研究 (设计)内容 在采用混合索引文件结构、成组链接法的基础上实现单用户的磁盘文件管理部 分,包括:文件的逻辑结构、文件的物理结构、目录结构、磁盘分配回收、文件的 保护和用户接口。 研究方法 根据操作系统理论课上学习的操作系统中关于文件管理实现方法,在混合索引文件 结构、成组链接法的基础上模拟实现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功能和用户接口。 主要任务 及目标 主要任务:在采用混合索引文件结构、成组链接法的基础上实现单用户的磁盘文件 管理部分和用户接
2、口。 目标:通过模拟操作系统原理的实现,加深对操作系统工作原理和操作系统实现方 法的理解;通过模拟操作系统原理的实现练习编程。 主要参 考文献 1操作系统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 王煜,张明,刘振鹏.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7 2操作系统实验指导. 任爱华.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3操作系统实验教程(Windows 版). 姚卫华.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指导教师签字: 装 订 线 3 目 录 一 引言 . 错误错误! !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1.1 性质 . 5 1.2 教学目的 . 5 1.3 任务和要求 5 1.4 意义 . 5 1.5 论文结构安排 6 二 系统分析与设计
3、 . 6 2.1 系统要求 6 2.2 实现方法和原理 . 6 2.2.1 文件的逻辑结构 . 6 2.2.2 文件的物理结构 . 6 2.2.3 目录结构 . 8 2.2.4 磁盘状态 . 9 2.2.5 用户接口 . 9 三 系统实现 11 3.1 磁盘管理 .11 3.1.1 全局变量 11 3.1.2 磁盘的初始化函数11 3.1.2 磁盘的分配11 3.1.4 磁盘的归还. 13 4 3.1.5 磁盘状态的显示 . 14 3.2 目录结构的实现 15 3.2.1 创建目录 . 15 3.2.2 删除空目录. 17 3.2.3 删除目录 . 17 3.3 文件 . 18 3.3.1 建
4、立文件 . 19 3.3.2 删除文件 . 19 3.3.3 复制文件 . 20 3.3.4 移动文件 . 22 3.3.5 编辑文件 . 17 3.4 用户接口 22 3.4.1 流程图 23 3.5 创建进程 . 3.6进程调度 3.7设备申请 . 15 3.8 进程阻塞 . 18 3.9 进程唤醒 . 19 四 结束语 . 30 参考文献 . 22 5 一一 引言引言 1.11.1 性质性质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系统软件, 主要用来管理和控制计 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提高利用率,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灵活、安全的计算 机工作平台。对于大学生来说,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
5、业的主要专业基 础课和主干课。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资源实施管理,是所有其他软件与计算机 硬件的唯一接口,所有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都要得到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 1.2 1.2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通过模拟操作系统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的实现,加深对操作系统工作原理 和操作系统实现方法的理解,达到联系编程的目的,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负担计算机及其应用方 面的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1.3 1.3 任务和要求任务和要求 模拟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方法的单用户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包括四部分内 容: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存储管理、设备管理、进程管理。文件的逻辑结构采 用
6、流式结构,磁盘的分配采用混合索引结构的分配方式,用户接口提供用户命令 接口和图形接口(至少提供一种接口) ,要求文件名中既可以支持相对路径的文 件名,也可支持绝对路径的路径名。存储管理部分主要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 收、存储保护。模拟系统中,采用虚拟页式储管理方案(PCB 区域、位示图等单 独存放) ,模拟系统中只管理用户区。屏幕显示要求包括:每个设备是否被使用, 哪个进程在使用该设备,哪些进程在等待使用该设备。 1.41.4 意义意义 通过模拟操作系统原理的实现, 加深对操作系统工作原理和操作系统实现方 法的理解, 掌握了初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今后在相关领域开展工作打下 坚实的基础。同时使学生系统科学地受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训练,提高运 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锻炼了学生很多方面的能力, 有很大的实 际意义。 6 1.5 1.5 论文结构安排论文结构安排 本论文主要阐述四部分内容,引言部分,主要说明本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的 性质、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与要求、意义以及论文的结构安排;系统分析与设计 部分,主要阐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