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片机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 设计课题:设计课题:数字秒表系统设计 学学 号:号: 姓姓 名:名: 专专 业:业:自动化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1 目录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一、课程设计目的22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二、设计任务与要求22 三、硬件框图结构三、硬件框图结构22 四、元件图及说明四、元件图及说明33 五、电路原理图与说明五、电路原理图与说明.8.8 六、设计流程图及源程序六、设计流程图及源程序1010 七、课程设计心得七、课程设计心得2020 八、参考文献八、参考文献2020 2 一、课程设计目的一、课程设计目的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学习的目的在 于
2、应用。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巩固课程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框架,提高综合 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系统设计水平和启发创新思想,使的自己有独立设计完成 一个典型的微机应用系统。掌握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掌握一个大系统中 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掌握用流程图来分析问题,使程序 的编写与调试简单、有序的进行。最终达到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 1)两路秒表时间计时功能; 2)具有时间查询功能; 3) 全部采用 LED 显示。 2、设计说明: 1)可以自增系统功能; 2)允
3、许用 MCS-51 系列或其他类型的单片机; 3)系统程序采用汇编或 C 语言编程; 4)硬件原理图采用电子 CAD 绘制。 3、设计要求: 利用实验机上提供的 8279 键盘电路,数码显示电路,设计一个电子 钟,用小键盘控制电子钟的启停及瞬时值的存储与显示子程的调用。 电子钟做成如下格式: XX XX XX 由左向右分别为:分、秒、毫秒 1) A 键:启动键,电子钟计时; 2) B 键:存储键,存储当前值; 3) C 键:清零键,显示 00.00.00; 4) D 键:停止键,电子钟停止计; 5) E 键:显示键,可显示多路存储时间的功能。 三、三、硬件框图结构硬件框图结构 硬件框图流程如下
4、图所示: 3 四、元件图及说明四、元件图及说明 1、8279 芯片简介: 4 芯片功能说明: 8279 按功能可分为:键盘功能块、显示功能块、控制功能块与 CPU 接口功 能块。 (1)DB0DB7:双向数据总线。在 CPU 与 8279 间做数据与命令传送。 (2)CLK:8279 的系统时钟,100KHz 为最佳选择。 (3)RESET:复位输入线。输入 HI 时可复位 8279。 (4)CS:芯片选择信号线。当这个输入引脚为低电平时,可将命令写入 8279 或读取 8279 的数据。 (5)A0:缓冲器地址选择线。A0=0 时,读写一般数据;A0=1 时,读取状态 标志位或写入命令。 (
5、6)RD:读取控制线。RD=0 时,8279 输送数据到外部总线。 (7)WR:写入控制线。WR=0 时,8279 从外部总线接收数据。 (8)IRQ:中断请求。平常 IRQ 为 LO,在键盘模式下,每次读取 FIFO/SENSOR RAM 的数据时,IRQ 变为 HI,读取后转为 LO;在传感器模式下,只要传感器一有 变化,就会使 IRQ 变为 HI,读取后转为 LO。 (9)SL0SL3:扫描按键开关或传感器矩阵及显示器,可以是编码模式(16 对 1)或解码模式(4 对 1)。 (10)RL0RL7:键盘/传感器的返回线。无按键被按时,返回线为 HI;有按 键被按时,该按键的返回线为 LO
6、。在激发输入模式时,为 8 位的数据输入。 (11)SHIFT:在键盘扫描模式时,引脚的输入状态会与其它按键的状态一同 储存(在 BIT6),内部有上拉电阻,未按时为 HI,按时为 LO。 (12)CNTL/STB:在键盘扫描模式时,引脚的输入状态会与 SHIFT 以及其它 按键的状态同一储存,内部有上拉电阻,未按时为 HI,按时为 LO。在激发输入 模式时,作为返回线 8 位数据的使能引脚。 (13)OUTA0OUTA3:动态扫描显示的输出口(高 4 位)。 (14)OUTB0OUTB3:动态扫描显示的输出口(低 4 位)。 (15)BD:消隐输出线。 (16)VCC:5V 电源输入线。 (17)VSS:地线输入线。 2、74LS138 芯片简介: 5 芯片功能说明: 74LS138 为 3 线地址输入端和 8 线输出端译码器,共有 74HC138 和 74LS138 两种芯片结构型式,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一个选通端 E3 为高电平时,另两个选通端1E和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