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程 设 计 报 告 书 专 用 纸 第 1 页 共 10 页 1.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名称:舒兰蛟河二级公路; 地质条件:粘性土,稠度为 1.0; 地形条件:平原地形; 2.2.技术指标技术指标 2.12.1 设计标准:设计标准: 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设计车速为 60 公里/小时,双车道,设计年限:20 年(路面类型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 2.22.2 设计执行标准、规范有:设计执行标准、规范有: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2.22.2 各项技术指标:各
2、项技术指标: 2.2.1 平面: (1)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 200m,极限最小半径 125m;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当路 拱2%时为 1500m,当路拱2%时为 1900m。 (2)平曲线长度一般值为 300m,最小值为 100m。 (3)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为 80m,最小值为 60m。 2.2.2 纵断面: (1)最大纵坡为 6%,最小坡度为 0.5%,最小坡长 150m;纵坡为 6%时的最大坡 长为 600m。 (2)凹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 1500m,极限值为 1000m,竖曲线最小长度为 50m; 凸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 2000m,极限值为 1400m,竖曲线最小长度为 120m。
3、2.2.3 横坡和路面宽度: (1)横坡:1.5%2% (2)路面宽度: a车道宽度: 3.5m。 b路肩宽度:右侧硬路肩宽度一般值为 0.75m,最小值为 0.25m;土路肩宽度 一般值为 0.75m,最小值为 0.5m。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书 专 用 纸 第 2 页 共 10 页 c路基宽度:一般值为 10m,最小值为 8.5m。 2.2.4 视距: 停车视距为 75m,会车视距为 150m,超车视距为 350m。 3.3.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 (1)行车道宽度:23.5m; (2)硬路肩宽度:20.75m; (3)土路肩宽度:20.75m; (4)路基总宽度:10m。 4.4.平面
4、选线平面选线 4.14.1 平面选线的原则平面选线的原则 (1)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 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 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路线设计应注意立体线形设计中平、纵、 横面的疏顺、合理配合。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可能的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 应轻易采用最小或极限指标,也不应片面采用较高指标。 (3)选线应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 物田和经济林园(如橡胶林、茶林、果园)等。对沿线必须占用的
5、田地,应按国家有 关法规,做好造田还林等规划和必要的设计。 (4)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并适当照顾 美观,重视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和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5)在选线过程中,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泥沼及 排水不良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如必须穿过时,应选择 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4.24.2 选线过程选线过程 一条道路路线的选定是经过由浅入深、由轮廓到局部、由总体到具体、由面到 带进而到线的过程来实现的,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 (1)全面布局 (2)逐段安排 (3)具体定线 a.控制点的选
6、定: 在平原地区选线过程中,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池塘、泥沼及排水不良等 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初步选定能避开池塘的一个控 制点,定出路线的大致走向。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书 专 用 纸 第 3 页 共 10 页 b.加密控制点: 避开地质不良地段,尽量少占用农田,加密控制点。 c.确定路线走向: 在前面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把各个控制点连结起来,定出路线的走向。 4.34.3 纸上定线纸上定线 设计路段为平原区二级公路,地形起伏不大,但易受池塘等的影响,因此,尽量 避开池塘等不利地段。 5.5.平面设计平面设计 5.15.1 曲线及桩号标定:曲线及桩号标定: 起点桩号 K0+000,JD1 桩号 K0+337, 1 左=39 度, 1 R250m, s1 L110m; JD2 桩号 K0+920,2 右=33 度, 2 R250m s2 L110m。 5.25.2 平曲线要素计算:平曲线要素计算: 切线增长值: 2 3 2402R L L q s s 內移植: 3 4 2 26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