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目 录录 一、矿井基本概况一、矿井基本概况 1 二、拟定矿井通风系统二、拟定矿井通风系统 1 三、矿井总风量计算与分配三、矿井总风量计算与分配 3 四、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四、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 7 五、选择矿井通风设备五、选择矿井通风设备 . 10 六、通风耗电费用概算六、通风耗电费用概算 . 12 1 一、矿井基本概况一、矿井基本概况 1、煤矿通风设计资料 某煤矿的井田走向长 8400m,倾角 1518,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5(6、7、8、9、10、 11、12、13、14、15、16)m 3/t,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煤矿开拓开采情况如下: (1)煤矿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煤矿生产能力为 0.
2、9Mt/a,服务年限 46a。 (2)煤矿开拓方式与采区划分。煤矿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分区式开拓。全矿共划分 12 个采区,上山部分 6 个(见图 1) ,下山部分 6 个。上山部分服务年限 25a,下山部分服务年 限 21a。煤矿开拓系统如图 2 所示。主、副井布置在井田的中央,通过主石门与东西向的运输 大巷相连通。总回风布置在井田的上部边界,回风井分别布置在上山釆区 No.5、No.6 上部边 界中央,形成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 图 1 上山采区划分示意图 图 2 开拓系统示意图 (3)釆煤方法。采区巷道布置如图 3 所示。煤矿有 2 个采区同时生产,共 3 个釆煤工作面, 其中 2 个生产
3、, 1 个备用,釆煤方法为走向长壁普通机械化釆煤。工作面长 150m,釆高 2.2m, 釆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最大控顶距 4.2m,最小控顶距 3.2m,最大班工作人数 26 人,作 业形式为两釆一准。毎个釆区有两个煤巷掘进工作面,釆用打眼放炮破煤。 图 3 巷道布置系统示意图 (4)煤矿工作制度。煤矿年工作日 300d,工作制度为“三八”作业。井下最大班工作人数 120 人。 (5)井巷尺寸及支护情况见表 1 2 表 1 井巷尺寸及支护情况 3 二、拟定通风系统二、拟定通风系统 1 1采区工作面通风系统:采区工作面通风系统:新鲜风流从地面经副井(1-2)进入井下,经井底 车场(2)、主要运
4、输石门(2-3、3-4)、主要运输大巷(4-5) 、采区下部车场(5) 、 运输上山(5-6、6-7) 、区段运输顺槽(7-8) 、上层采煤工作面(10-11) 。清洗工 作面后, 污风经区段回风平巷 (13-14) 、 回风石门 (14-15) 、 主要回风巷道 (15-16) 回风井(16-17)排入大气。 2 2备用工作面通风系统:备用工作面通风系统:新鲜风流从地面经副井(1-2)进入井下,经井底 车场(2)、主要运输石门(2-3、3-4)、主要运输大巷(4-5) 、采区下部车场(5) 、 运输上山(5-6、6-7) 、区段运输顺槽(7-8) 、上层采煤工作面(10-11) 。清洗工 作
5、面后, 污风经区段回风平巷 (13-14) 、 回风石门 (14-15) 、 主要回风巷道 (15-16) 回风井(16-17)排入大气。 3 3火药库通风系统:火药库通风系统: 新鲜风流从地面经副井 (1-2) 进入井下, 经井底车场(2)、 主要运输石门(2-3)、 火药库、轨道上山、回风石门(14-15) 、主要回风巷道(15-16)回风井(16-17) 排入大气。 4 4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新鲜风流从地面经副井(1-2)进入井下,经井底 车场(2)、主要运输石门(2-3、3-4)、主要运输大巷(4-5) 、采区下部车场(5) 、 运输上山(5-6) 、掘进工作面。清
6、洗工作面后,污风流入轨道上山、回风石门 (14-15) 、主要回风巷道(15-16)回风井(16-17)排入大气。 矿井通风系统示意图见附图 1-1: 三、矿井总风量计算三、矿井总风量计算与分配与分配 (一)矿井需风量计算原则(一)矿井需风量计算原则 矿井需风量应按照“由里往外”的计算原则,由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他 用风地点的实际最大需风量总和,再考虑一定的备用风量系数后,计算出矿井总 风量。 1 按该用风地点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 4 m 3 。 2按该用风地点风流中的瓦斯、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浓度、风速以及温 4 度等都符合规程的有关规定分别计算,取其最大值。 (二)矿井需风量的计算方法(二)矿井需风量的计算方法 矿井需风量按以下方法计算,并取其中最大值。 1 1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多人数计算 Q=4NK t =41201.2 =576m 3 /min 式中 Q矿井总需风量,m 3 /min 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K t矿井通风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