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庐山综合实习报告 一、 实习目的 地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科学,通过两年的课本学习,我们对教材中 所涉及到的基本自然地理,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植物等,有了初步的掌握, 这次庐山之行,主要是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提高动手能力,像挖土壤剖面等都是自己亲身去实践的。人文方面,我们要 领略庐山的宗教文化,感受一山藏六教的魅力。此外,庐山实习条件艰苦,从另 一方面可以培养我们的吃苦耐劳精神,锻炼身体,增强体魄。当然,庐山风景秀 丽,可以让我们在实习的同时,领略优美的庐山风光,开阔我们的视野。 二、 庐山概况 庐山, 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名山, 是江西首屈一指的名山,
2、 东经 11552 1168,北纬 29262941,九江县以南,星子县以西。它是世界级名山。地 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 302 平方公里,山体面积 282 平方公里,最高峰汉 阳峰海拔 1474 米,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 滔滔长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约 25 公里, 宽约 15 公里。东西两侧为大断裂,山体多峭壁悬崖,相对高度 1,2001,400 米。 主峰汉阳峰海拔 1,474 米(4,422 尺), 山势雄伟。 传周代有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 结庐为舍, 因名庐山。 又称匡山、 匡庐。 庐山虽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
3、 但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夏季凉爽,7 月平均气温 21.9。 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年平均雾日 191 天,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称。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第四纪期间庐山有冰川发育,引起国际学术界瞩目。因 而庐山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湖间”,用这么一 句话来形容庐山的秀丽风光真是恰到好处。 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湿润地区,生物气候具有比较明显的垂直分异现 象,它在山地气候、地质构造、地貌、植物地理、土壤地理以及自然景观方面都 有比较丰富的内容,是自然地理野外实践的好课堂。199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2001 年 3 月
4、又被批准为中国 首批“国家地质公园”。 三、 实习路线 此次实习一共有 7 天。以下是具体的实习路线安排: Day 1 武汉庐山牯岭镇 Day 2 牯岭镇东谷大林路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停车场大天池龙 首崖(石门涧)返回牯岭镇 Day 3 牯岭镇合面街中路中八路上中路上中南路天狗洞植物园 含鄱口返回牯岭镇 Day 4 牯岭镇合面街柏树路汉口峡路汉口峡大月山水库大月山 大校场庐山博物馆牯岭镇 Day 5 牯岭镇合面街中路河西路庐林水库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 牯岭镇 Day 6 牯岭镇月照松林庐山气象站小天池望江亭牯岭镇 Day 7 牯岭镇合面街五老峰三叠泉庐山东门武汉 四、 实习内容 此次实习包括植物、
5、土壤与地质、地貌以及规划四个大的方面,下面对以 上几个方面的实习进行详细的报告。 A、庐山植物实习报告 庐山植物生长茂盛,植被丰富,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 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顶分别生长着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叶阔叶混交林。 山上山下植物分布有亚热带竹林,有热带常绿阔叶林,有温带落叶阔叶林, 有寒带针叶林,以及一般灌木林、混交林,同时夹杂野花野草。形成竹木 茂盛,花草芬芳,郁郁葱葱。据不完全统计,庐山植物有 210 科、735 属、 1720 种,分为温带、热带、亚热带、东亚、北美和中国 7 个类型,是一座 天然的植物园。 以下几种植物是第二天由牯岭街到如琴湖一路所记载的植物种类。 种
6、类 科 备注 洒金桃叶珊瑚 山茱萸科 叶子上有黄色斑 点 四照花 茱萸科 接骨草 忍冬科 秤锤树 安息香科 油杉 松科 海拔 800-1000m 凹叶厚朴 木兰科 叶子有缺口 结香 瑞香科 先花后叶 芍药 芍药科 草本 (牡丹-木本) 山苍子/木浆子 樟科 可作香料香油 石灰树 蔷薇科 叶背为白色 在如琴湖,老师介绍了水生植物的分层现象。水生植物可以分为四种,挺水 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而陆生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水生植物的分层是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此分层的依据是 植物对光和空气的吸收度和根系对水的适应度来生长的。 陆生植物的分层是林冠 层、乔木、灌木和草本,是依据叶对光的喜好度来生长的。此外,我们把湖区分 为三个地带,首先是水陆交错区,其次是沿岸带,最后是深水区。 在天狗洞附近, 老师介绍了用样方法测量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 基本思路是: 先划定一块区域,然后统计此区域中的植物种类以及测量盖度、多度等一系列数 据。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