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实习目的 熟练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及记录方式。 练习使用用于二等水准测量的电 子精密水准仪的操作方法及其电脑软件的解算方法、 光学精密水准仪的的操作方法及 其解算方法。掌握导线测量的测量步骤、仪器使用的方法。熟练掌握四等水准测量、 二等水准测量及导线测量的操作方法并能够对测量工作有总体的认识, 对城市测量规 范有基本的了解。 1.1 实习安排 小组成员: 2011-09-132011-09-25:四等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 的高程; 2011-09-262011-10-09:二等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 的高程; 2011-10-10201
2、1-10-16:四等导线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2011-10-172011-10-23:GPS 测量 1.2 实习任务 在八周实习期间完成,小组成员每人用 DS3 水准仪完成一次四等水准测量,与第 一小组用徕卡 DNA03 和光学水准仪共同完成一次二等水准测量, 用拓普康全站仪完成 导线测量,在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实习过程中所有程序步骤都要严格按照城市 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测量。 1.3 测区概况: 测区本溪市石桥子经济开发区测区内大部分为丘陵,公路,测区开阔高建筑少, 选点都在路边或高地,方便测量通视条件好。点位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GPS 测 量做准备),远离高压输
3、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 50m。同时点 位设在交通便利,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与联测的地方,地面基础稳固,便于点的 保存,测量路线为学校北门出去沿香槐路西走,到中央大街经过红旗村,再沿着沈本 产业大道直到学校东门,到北门所形成的闭合环。路线总长五公里左右,路面平整, 车流量较大,其中中央大街到产业大道一段路为窄土道,有坡度较大部分,总体来说 测区测量条件较好。 二实习内容二实习内容 2.1 四等水准测量 测量任务:是在两周内完成五组测量数据,即小组内每人一组测量结果。实习地 点即是整个测区范围内。 测量要求:(1)进一步熟练水准仪的操作,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 的观
4、测、记录与计算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线路 的检核方法。视线高度0.2m;视线长度80m;前后视视距差3m;前后视距累积差 10m;红黑面读数差3mm;红黑面高差之差5mm。 测量设备:DS3水准仪1台(以矫正) ,脚架一个,双面水准尺2支,记录板1块。 测量步骤: 双面尺法四等水准测量是在小地区布设高程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是在每个测站 上安置一次水准仪,但分别在水准尺的黑、红两面刻划上读数,可以测得两次高差, 进行测站检核。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检核。 (1)从选定的第一个水准点出发,沿闭合水准路线,依次测量,最终回到第一 点形成闭合环,全程共设置6个水准点
5、。 (2)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大致相等。 (注意:立在水准点上的水准尺不能垫尺垫,但在转点处必须立尺垫。) 在每一测站,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 后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 前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后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3)记录者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按表头表明次序记录各个读数, 为计算结果: 后视距离=100- 前视距离=100- 视距之差=- 视距差=上站+本站 红黑面差=+K-,(K=4.687 或 4.787) =+K- 黑面高差=- 红面高差=
6、- 高差之差=-=- 平均高差=1/2+ 每站读数结束(),随即进行各项计算(),并按技术指标进行检验,满 足限差后方能搬站。 结果计算:计算线路的高差闭合差。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规定,线路高差闭合差的 容许值为20L mm,L 为线路总长(单位:km)。 国家四等水平测量规范表 注意事项: (1)四等水准测量比工程水准测量有更严格的技术规定,要求达到更高的精度, 其关键在于:前后视距相等(在限差以内) ;从后视转为前视(或相反)望远镜不能 重新调焦;水准尺应完全竖直,最好用附有圆水准器的水准尺。 (2)每站观测结束,已经立即进行计算和进行规定的检核,若有超限,则应重测 该站。全线路观测完毕,线路高差闭合差在容许范围以内,方可收测,结束测量。 2.2 二等水准测量 二等水准测量由两个小组合为一个组共同测量,测量人员: 第一小组:何欢、高锁、黄向阳、贾吉丰、郭嘉兴 第二小组:周涛、李佳、姜日山、李宏达、李宁、 测量任务为每小组一份电子精密水准仪测得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