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现代旅游体验要素现代旅游体验要素综述综述 摘摘 要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体验旅游日益兴起,旅游体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提出了旅游体验的内涵,并总结了旅游体验的类型以及模型 等。 关键词关键词 旅游体验;内涵;内容;模型 正文正文 综观旅游业的发展历史和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消费方式, 可以归纳为三个 递进的旅游发展阶段(李怀兰,2004 年) 。第一阶段,观光旅游。这是旅游的初 级阶段,是社会经济欠发达时期的必然选择,以自然风景区开发为主,旅游消费 能力弱,服务意识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前景。第二阶段,休闲旅游。这是旅游 消费发展的中级阶段,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
2、度的必然结果。第 三阶段,体验旅游。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最高旅游状态,是知识经济时代 旅游消费的必然需求。它强调游客对文化的、生活的、历史的体验,强调参与性 与融入性,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20 世纪 60 年代,鲍斯汀将旅游体验定义为一种流行的消费行为,一种经过 人工设计的大众旅游体验; 70 年代, 美国未来学者阿尔文 托夫勒在其著作 未 来的冲击一书中,首次提出体验经济时代即将到来;1978 年艾特森指出旅游 体验的获得是由活动与环境组成,不同的活动及环境组合会产生不同的体验。90 年代派恩和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正式提出旅游体验一词,指出企业为 了迎合消费者,并为其创造难以忘怀的
3、体验经历,将注重消费者的主观需求,并 愿意为基于体验活动的消费者需求变化买单,以使消费者产生一次难忘的记 忆。 一、旅游体验的内涵 关于旅游体验的含义,国外学者有不同的见解。Boorstin(1964)认为它是 一种时尚消费行为, 一种人为的、 预先构想的大众旅游体验, 是做作的、 刻板的。 MacCannell(1973)则把旅游体验看成是对现代生活所遭遇的困难的积极响应, 他认为旅游者是在寻求“真实”的体验以战胜困难。而 Cohen(1979)认为,旅 游体验是个体与多种中心之间的关联,在解释这种关联时,体验的意义来自于世 界观,对个体来说代表着终极的意义。Graefe and Vaske
4、(1987)认为,旅游体 2 验是一系列特定体验活动的产物, 这种特定的体验活动是旅游者在一个特定旅游 地花费时间来游览参观所形成的,是由许多复杂因素构成的综合体,包括与个人 感知、地方印象、所处的情境以及个性等因素有关,甚至还包括沟通能力。Ryan (1991)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对于个体来说旅游体验是一种多功能的休闲 活动,包括娱乐或学习或两者兼有。 国内对旅游体验的研究主要是从游客心理感受角度,主要有: 谢彦君(1999,2004)指出旅游是现代人的文化消费活动,是一种寻求文化 体验的活动,并指出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体验活动。认为旅游使得人们离开日 常居住地和离开日常的工作生活压力,
5、 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寻找新感受、 新体验, 从而减轻日常工作压力。 旅游体验的定义是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暂时性 的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 这种体验是旅游者的内在 心理活动与旅游客体所呈现的表面形态和深刻含义之间相互交流或相互作用后 的结果,是借助于观赏、交往、模仿和消费等活动方式实现的一个序时过程。 胡燕雯、张朋(2003)也认为游体验实际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形成的综合感 受,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体验的感受来自于整个旅游过程。他们认为游客在 旅游活动开始前、 旅游活动进行中和旅游活动完成之后的各个阶段中所获得的体 验各不相同, 正是游客对于三个不同阶段所获体验的综
6、合评价形成了游客的旅游 体验感受。因此,宾馆、饭店、景区、景区小卖部以及乘坐列车飞机过程中游客 所受到的服务,都会提供给游客最令人难忘的体验。 苏勤(2004)认为旅游过程就是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 中获得旅游需要的满足程度, 这种满足程度是旅游者动机和类型与旅游地所呈现 的景观、旅游设施、服务、主客关系以及产品价格之间相互所用的结果。 吴天香(2009)赞同并采用了苏勤关于旅游体验的定义。并指出旅游体验过 程实际上是旅游者的体验过程,因此旅游体验可以等同于游客体验,二者可以通 用。 从对以上概念的探讨中可以看出,一是旅游体验的定义都是个人的主观感 受;二是谢彦君、胡燕雯、苏勤、吴天香等都强调了对旅游过程的一种体验,旅 游过程实际是旅游者的体验过程,旅游体验实际是旅游者对整个旅游过程的感 受;三是关于旅游体验的含义大都限定于对某个景区、餐馆(范秀成,2006)或 3 购物(黄鹂,2009)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尝试给旅游体验进行以下界定:旅游 者通过个人主观因素与同游者、企业员工、目的地居民互动的体验以及个人对旅 游企业所提供的餐饮、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