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存储器芯片的使用现状存储器芯片的使用现状 及未来发展趋势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班班 级:级:XXXXXX 姓姓 名名:XXXXXX 学学 号号:XXXXXX 存储器芯片的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2 一、一、选题背景选题背景 存储器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消费电子、网络存储、物联网、国家安全等重 要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性的产品。当前,伴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物联 网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存储器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存储容量、存取速度、功 耗、 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指标要求也越来越高。 世界各大企业在这方面出现 “百 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涌现出多种新型存储器,并且工艺水平和性 能都
2、在不断提高,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二、二、相关相关问题现状研究问题现状研究综述综述 我们一般会将存储器划分为,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这种划分是 根据断电后数据是否丢失而决定的。现有技术中, 整个存储器芯片行业主要有三 种种产品:DRAM、NAND FLASH和NOR FLASH。DRAM是易失性存储器的代表,NAND Flash和NOR FLASH是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代表。尽管按照不同的分类特点,可形成 存众多种类的储存芯片,但从该行业产业结构分析,上述三种存储器毫无疑问是 全球重点厂商最为关注的产品领域。 NAND FLASH和DRAM都是硅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在摩尔
3、定律和海量 数据存储需求的推动下,不断向大容量、高密度、快速、低功耗、长寿命方向发 展。但随着特征尺寸不断减小至接近原子级,传统平面型结构遇到无法跨越的性 能障碍,存储器的性能和可靠性达到极限,而且新工艺节点开发成本迅速增加, 进一步降低预期收益。 因此,存储器向两大方向转型发展:一是继续沿用硅基材料,用垂直堆叠替 代特征尺寸微缩,从平面转向立体结构;二是使用新材料和新结构研制新兴传感 器技术。前者的挑战是开发出可实现8层到32层甚至64层连续堆叠的材料和生产 工艺,并保证每一层存储器性电性能的一致可控。后者的挑战是论证开发配套生 产工艺,并保证新材料不会对既有生产线造成污染、产品性能优于现有
4、存储器和 可长期可靠使用等。 新材料、结构和物理效应方面研究的不断突破,使得其他新兴存储器技术也 因此得到发展。新兴存储器以大容量、低功耗、高速读写、超长保存周期、数据 安全等为发展目标,包括利用自发极化现象开发的铁电随机存储器(FRAM) 、利 用电致相变现象的相变存储器(PCM) 、利用磁电阻效应开发的磁性随机存储器 (MRAM) 、利用电致电阻转变效应开发的电阻随机存储器(RRAM) ,以及赛道存储 存储器芯片的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3 器、铁电晶体管随机存储器(FeTRAM) 、导电桥梁随机存储器(CBRAM) 、内容寻 址存储器(CAM)等。 铁电随机存储器(FRAM) :它包
5、含由锆钛酸铅制成的铁电薄膜,其中心原子 可在外加电场时顺着电场方向在晶体里移动,并在通过能量壁垒时引起电荷击 穿,该击穿可被内部电路感应并记录,当移去电场后中心原子保持不动,实现数 据的非易失性存储。与一般非易失性存储器相比, FRAM的耐受性和读写速度分别 提升1万和500倍、功耗降低70%,并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防篡改能力、长达10年 的数据保存期、与标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兼容等优点。 相变存储器(PCM) :它利用含锗、锑、碲合成材料在不同相间的电阻差异进 行信息的非易失性存储,具有与DRAM相媲美的位可修改和快速读写能力;“可执 行”特性可将程序代码与数据分开,适用于手机等数据处理量较大的
6、应用;数据 保存期长达10年,并与读写次数无关;易微缩,且微缩更利于优化功耗和性能。 目前,PCM的主要研发厂商包括英特尔、美光、恒忆、IBM等。2012年7月,美光 公司开始量产采用45纳米制成全球首个1Gb PCM产品,并投入手机和平板电脑的 应用,使启动时间更短、功耗更低、续航能力更长。2015年5月,IBM在PCM的研 究中取得重大突破,有效解决PCM多层存储单元中存在的电阻漂移现象和温度影 响两大问题,有力推动PCM的继续发展。 磁性随机存储器(MRAM) :它依据不同磁化方向致磁电阻不同的原理来进行 信息的非易失性存储,具有与传统存储器相同的高读写速度和高集成度、大于20 年的数据保存期、大于1014次的读写次数、超低功耗和超强抗辐射能力等优点。 电阻随机存储器(RRAM) :它依托具有记忆功能的线性电阻在不同电流呈现 不同阻值的特性来进行信息的非易失性存储,具有制备简单、读取时间少于10 纳秒、写入时间约为0.1纳秒、存储密度高、半导体工艺兼容性好等优点。目前, RRAM仍处于研制阶段,主要参研单位包括三星、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