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库存控制方法的文献综述 摘要: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量经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上;掌握库存量动态,适时、适量提出订货,避免超储或缺货;减少库存空间占 用, 降低库存总费用; 控制库存资金占用, 加速资金周转。 本文参考了相关文献, 总结了一系列物流库存控制方法,开展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库存量、控制方法 一、 前言 库存量过大所产生的问题:增加仓库面积和库存保管费用,从而提高了产品 成本;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造成资金呆滞,既加重了货款利息等负担,又会影 响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机会收益;造成产成品和原材料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造 成企业资源的大量闲置,影响其合理配置和优化;掩盖了企业
2、生产、经营全过程 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库存量过小所产生的问题: 造成服务水平的下降, 影响销售利润和企业信誉; 造成生产系统原材料或其他物料供应不足,影响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使订货间 隔期缩短,订货次数增加,使订货(生产)成本提高;影响生产过程的均衡性和 装配时的成套性。 二、 正文 目前,在库存管理中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库存管理 方法,另一种是现代的库存管理方法。对于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主要有 定量订购与定期订购方法、ABC 库存控制方法和经济订货批量等。对于现 代库存控制方法,主要有 MRP 与 MRPn 库存控制方法、企业资源计划(ERP) 和及时生
3、产(JIT)库存控制方法等。 (一)、定量订货法 定量订货法是指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库存量(订货点)时,按 规定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当库存量下降到订货点时,即按 预先确定的订货量发出订单,经过订货期、交货周期,库存量继续下降, 到达安全库存量时,收到订货,库存水平回升。采用定量订货方式必须预 先确定订货点和订货量(见图 1) 。图 1 定量定货法原理 其中:Q批量或订货量,T周转期,S安全库存 1. 订货点的确定 通常订货点的确定主要取决于需求率和订货交货周期这两个因素。在需求 为固定、均匀和订货交货期不变的情况下,订货点由以下公式确定: 订货点 = 平均交货期全年需求量 /
4、365 + 安全库存量 (1) 在确定订货点时主要取决于需求率和订货、到货间隔时间这两个要素。当 需求是固定均匀,订货、到货间隔时间不变的情况下,不需要设安全库存,这时 订货点由以下公式确定: 订货点 = 平均交货期全年需求量 / 365 (2) 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波动的情况,如需求发生变化,交货期 因某种原因而延长等, 这时就必须要设置安全库存量, 这时订货点则应用公式 (1) 来确定。 2. 基本经济订货批量 EOQ 以下简写为 Q*的确定 定货批量 Q 通常依据经济批量 Q*的方法来确定,即总库存成本最小时的 每次订货数量。通常,年总库存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年总库存成本 =
5、购进成本 + 订货成本 + 保管成本 即: 定量订购控制法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经常地掌握库存储备状态,及时提出订购,不易出现缺货现象。 (2)保险储备量少。 (3)订购量固定,所以能够采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以便于包装运输和保管 作业的开展。定量订购控制法具有以下缺点。 (1)必须不断检查仓库的库存量。 (2)订购时间不定,难于编制作业计划。 定量订购控制法还有一种简化的方法,即分存控制法,又可称为双堆法。它 不用随时盘点,而是将储备物资分为两堆,一堆为订购点量,另一堆为其余量, 当余量发放完后,就提出订购,以补充库存。 (二)、定期订购控制法 定期订购控制法是采用定期盘点, 按照固定时间
6、间隔来检查储备量并提出订 购,订购量根据盘点时的实际储备量和下一个进货周期的预计需求量而定。这种 库存控制系统的储备量变化情况如图 5.12 所示。 这种方法的特征是盘点时间和订购时间固定。 其订购量按下面公式进行计算: 订购量=订购周期需求量+安全库存量一现有库存量一已订未到量式中: “现 有库存量”为提出订购时盘点的实际储存量;“已订未到量”为已经订购,预计 在本订购周期内会到达的期货数量。 有的企业在利用定期订购控制法的时候,为了方便,设置最高储备量,且每 次的订购量都以达到最高储备量为限。 定期订购控制法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定期订购,可以将多种物品合并订购,这样可以降低订购和运输等 费用。 (2)由于多种物品一起订购,可以编制较为实用的采购计划。 定期订购控制法具有以下缺点。 (1)不利于实用经济订购批量模型,因此有时的储备定额不是最佳的。 (2)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进行盘点。 定期订购控制法一般适用于发料频繁、难于进行连续储备登记核算的物资, 以及需要量可以进行预测的物资和有保管期限的物资。 (三)、ABC 库存控制方法的应用 一般来说,企业的库存物资种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