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年来教育现代化的文献综述 摘要近年来教育现代化研究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关于教育现代化的 标准建立,教育现代化的解读和实施路径等问题。 关健词教育现代化 综述 教育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由传统教育向现 代教育的整体转化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就是通过 对传统教育的选择、改造、发展和继承,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使 全民受教育的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得到较大的 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建立有中国特色 的、面向 21世纪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基 本实现我国教育的现代化。 近
2、年来,随着人们对现代化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教育现代化的研究 也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专家学者纷纷发表文章,各抒己见,就教育 现代化的若干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为了促进教育现代化研究的进一步 展开和我国教育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在此,我们就近年来教育现代化理 论的研究成果作一综合述评。 一、教育现代化的解读 从对教育现代化的研究看, 对教育现代化概念的研究并不多, 但对此 概念的界定却众说纷纭, 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多数研究者都认同 顾明远的界定, 即“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 是指传统教 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过程”。1顾明远在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 2 中指出教育现代
3、化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过程,但不是教育西方 化。所谓转化,并不是把所有传统教育抛弃掉,空中楼阁地去构建一个现 代教育,而是通过对传统教育的选择、改造、发展和继承来实现,并使之成 为/现代教育的传统。 2这个界定指出, 教育现代化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状态, 是“传统”到“现代”的转换而不是完全西化, 其目标是指向现代教育。 褚宏启从“教育现代性”角度进行界定。他认为,“教育现代化是指与教 育形态的变迁相伴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的历史过程”, 并指明只有教育 现代性的增长才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特征。3 李铁映指出教育现代化不仅指校舍和设备的现代化,首先是教育思 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以及教学内容、教育
4、方法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实 现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改革、创新的过程。 4这是较早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官 方见解。 郑金洲认为,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革在教育上的反 映;是教育整体上的深刻变革过程,是一种世界性的教育变迁,其结果是世 界范围内教育的共性增加。 5与强调教育现代化的过程论是从社会属性进 行阐述的, 但也有很多研究者都认为教育现代化在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 冯增俊在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概念一文中认为,教育现代化的本 质特性,是以推进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目标为使命,使教育的发展服从并适 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现代经济服务。6 许锡良在对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的思考一文中,则对教育现代 化
5、的本质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虽然现代化的根本核心是工业化, 工业化的核心是现代经济的增长。但是,由于现代经济必须由现代教育生 产的人才和知识来支撑,因此,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实际上是培养具备现代素 质的人,即实现人的现代化,否则,这种教育现代化为经济服务的思维模式, 3 与“教育为政治服务”、 “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提法在本质上并没有多 大的区别,即都把教育当作实现政治或经济目的的手段,而不是人的本身。 7 朱怡青在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现代化一文中,也主张教育现 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即培养开创知识经济的现代人。并认为知识经 济与教育现代化之间更深层的联系,还在于按照我国社会主义现
6、代化发展 的要求来确立教育目标,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 的现代化。8 还有研究者是从教育现代化所包含内容或特征角度进行界定, 但这 种界定将概念和内容特征混淆, 在此就不做赘述。鉴于以上分析, 可见, 对教育现代化概念内涵的界定, 需要把握住几个关键要素, 即“是社会现 代化的一部分”,“是一种新旧的转化过程”,“目的是达到现代性的状态”。 二、教育现代化的标准 一类学者如杨明、但昭彬、薛焕玉等提出了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 量化标准。 浙江大学杨明教授借鉴国际教育指标体系, 提出了包含 11 个指标的 量化标准体系: 公共教育经费、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人 均公共教育经费、留级生百分比、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小学净入学率、中 学净入学率、大学毛入学率、预期正规教育年数、每 10 万居民中大学生 数、成人识字率。9 但昭彬、李炎芳从教育经费、毛入学率、人口素质、信息化国际化 水平四个方面构建我国小康社会教育指标体系, 而每个方面又细分为几 个具体的指标共 10 个指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