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官僚政治诸问题文献综述官僚政治诸问题文献综述 摘要:摘要:纵观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历史,官僚制几乎是任何类型的国家都必 须依重的国家政治统治与社会治理体制。然而随着现代民主政治力量的不 断增强和民主体制的日益完善,以及对官僚制自身缺陷和不足的不断克服, 必然会导致未来国家政府的官僚制模式发生重大的变化。因此研究官僚政 治诸问题,发现我国官僚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将推动我国政治体制的 深化改革,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官僚政治关键词:官僚政治 民主民主 公平公平 一、官僚政治的形成 “官僚制”一词由法文 bureau 和希腊文 kratos 复合而成,本意是指实 施管理的社会行政机构。与汉语中官
2、僚主义不同,在管理学中,官僚制是 一个中性词,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命令服从为特征的 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现代官僚制起源于传 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与近代西方资 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 在社会科学领域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最具有代表性。早在韦伯 提出理想类型的官僚制理论之前,对于官僚制的研究就已经成为社会科学 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命题。只是那时的官僚制多是指一种与民主制、 君主制相对立的统治类型,并且这种统治类型往往和专制、拖杳、腐败相 联系,与我们今天所讲的官僚制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并不密切。韦伯在
3、 19 世纪提出了理想类型的官僚制理论,相关论点散见于支配社会学 、 支 配的类型 、 经济与社会 、 儒教与道教 、 社会经济史等著作中。韦 伯的理论赋予了官僚制以现代意义上的含义,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首先从 界定社会的统治类型开始,即我们所说的组织权威或社会权威。有社会组 织的地方,就应该有合理的社会统治,也就理所当然有社会权威。韦伯是 对权威进行分类的第一人,他对权威分为三种历史形态法理型权威、传 统型权威和魅力型权威。建立在三种权威基础上形成三类组织:法理型组 织、传统型组织和魅力型组织。自此以后,对官僚制的研究就成为社会科 学领域内一个持续至今仍然经久不衰的话题。 官僚制是以立法为核心
4、,以效率为中心,而表现出来的组织模式与管 理体制;是专业化分工、层级制、下级对上级的服从、遵从法定规则以及 非人格化等等。 威尔逊和古德诺的行政与政治二分首创先河, 威尔逊于 1887 年发表的论文行政学研究一文通常被认为是现代美国公共行政研究的 起点。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是古典行政理论的又一个重要的陈述,他 的理论与威尔逊的构想高度吻合。他们的理论核心是将国家的职能分为政 治与行政两种不同的职能,政治代表着价值理性,而行政代表工具理性。 泰罗和法约尔对这一方向进行了积极的响应,泰罗将科学实验引用到生产 管理之中,完成了管理学从经验向科学的转变,所以以泰罗为首的管理学 家群体被誉为科学管理学派。
5、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了 5 项管理要素和 14 项管理原则的思想。这些思想的出现促成了管理学意义上 的科层制直线职能型组织的广泛推广,管理原则的归纳也正好回应了官 僚制的特征。凯恩斯主义的盛行使之发扬光大。几代学者的研究形成了官 僚制的逻辑体系。 二、官僚政治存在的问题 官僚制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它较好地适应了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 过渡到工业文明所提出的要求,包括行政体系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官僚制化 是工业文明时代的必然选择。但这并不是说官僚制完美无缺,实际上在官 僚制的内部存在着不可祛除的痼疾。当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时代走向后工 业文明时代时, 这些痼疾不可避免地日渐显露, 成为困扰公
6、共行政的弊病。 (一)与民主的冲突 按照韦伯设想,官僚制是民主政体的“奴役式外壳” ,是最好的防范非 理性的野蛮人复辟的手段。但在实践中,官僚制下的行政人员往往给人民 留下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不切实际、不思进取、保守僵化的官僚主义印 象。 在官僚制与民主政治的问题上,事实上韦伯已经注意到了官僚制的权 力膨胀可能给民主带来的伤害,所以,韦伯专门罗列了一系列制衡官僚制 的民主措施。韦伯理性官僚制模型的提出,为现代官僚制在现代社会的应 用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意大利政治社会学家加埃塔诺莫斯卡在 1895 年出版的政治科学要义 (又译作统治阶级或政治科学原理 )一 书中深刻地指出,在所有社会中公共权力总是掌握在由占社会少数的精英 组成的官僚机构,即政府的手中。莫斯卡将政府划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 历史上的封建专制政府。另一种就是官僚制政府。他认为由于官僚制本质 上存在着一种“非民主”的倾向,所以,很可能导致一种“官僚专制主义” 的出现。因此,代议民主制度必须对官僚制进行制约,才有可能防止这种 专制主义的出现。德裔意大利籍著名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