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文献综述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文献综述 内容提要: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新近发展。首先,对农民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对各个阶段的研究重点 及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最后, 综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演进进行了评介。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文献综述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一直是我国农业经济学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它伴 随着新中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改革开放以及新农村建设等重 大事件的发展而加以推进。但是,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词正式出现 较晚,专门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的研究起步于 2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2000 年以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提法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支持,至此,农民专 业合作经济组织普通进入了研究视野。尤其是 2005 年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民专 业合作经济组织越来越重视,对此问题的研究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从研究 数量来说,可谓汗牛充栋;从研究质量来说,可谓层层推进。综观这十多年来的 研究,前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亦留给当今更多的思考,因此,对前人研究的总 结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的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从 2000 至 2005 年是农民专业合作经
3、济组织的起步阶段;第三阶段是 2006 年以来的近几年,可 以作为发展阶段。 一、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的准备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的准备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更 多是集中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协会、农村股份合作企业、农村社区合 作组织等经济组织的研究。从往后学者的研究来看,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与农 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相并列,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协会、专业 合作社等(徐旭初,2005) ,因此这一时期的相关研究,实质上为农民专业合作 经济组织的研究打下基础。 2 这一阶段大多数学者着力论证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
4、作经济组织的必然性、 重 要性,同时积极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思路。因此,从这些具体的研 究内容来看, 我们也有理由认为这一阶段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的准备阶 段,同时这些研究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一)(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必然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必然性 牛若峰(1998)认为家庭承包责任制没有解决农户与市场接轨的问题,而为 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农民必然走向自由联合。农民联合可以选择的 组织形式多种多样, 但按照合作制原则构建的合作社是农民自由联合的最佳组织 形式。与其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所不同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是我国农民
5、 在推进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又一个创造,是在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顺 应我国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和市场化趋向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发展 的。 它能够把农民组织联合起来进入市场, 符合农业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符合广大农民的内在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缪建平,1999) 。因此, 其产生的必然性、重要性便成为进入该领域研究首先关注的问题。 夏英、牛若峰(1999)认为,无论是农业社会化服务,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 都离不开合作经济的组织形式,而且只有合作经济组织才能做到“利益共享,风 险共担” 。郭红东等亦有类似的观点,农民合作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是农业生产 专业化与市场化
6、的必然要求, 应把农民合作组织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想 载体重点发展(郭红东等,1999) 。 (二)(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思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思路 对于中国农村合作事业的发展来说, 首要的问题仍是要理清我国未来合作事 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集中各方面的看法和意见,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思 路大体有两种:一是大综合、大合作的思路,即供销、信用、技术服务三位一体, 社区合作融入其中,带动农户,组成综合性的合作社;二是分而治之,在现有的 基础上各自完善和发展的思路,即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 供销社和信用社等自成体系,长期并存,自我改造、自我发展;政府则根据其不 同特性,分别逐步加以规范,使其尽可能作为独立的财产主体,明确相应的法人 地位和责任形式;农户可同时参加几个不同类型的合作社(范小健,1999) 。但 3 他认为,这两种思路的选择,看来在短期内尚不能明朗,也许需要若干年的实践 与发展,决策的条件方能成熟(范小健,1999) 。 夏英、牛若峰(1999)则认为尊重基层和农民群众的自主选择,从当地实际 和不同特点出发,创造性地寻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