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压直流互联性电网发展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HVDC interconnected power system 学 生 姓 名 : 学 生 学 号 : 专 业 名 称 : 自动化 班 级 名 称 : 第一章第一章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 直流输电电网发展前景 1 1.1.1 高压直流输电的优势 1 1.1.2 直流输电设备各国百花齐放 . 1 1.2 直流输电技术 1 1.2.1 关于高压直流输电两大技术 . 1 第二章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3 2.1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分析 3 2.2 暂态保护分析 3
2、2.4 高压直流输电仿真. 4 2.5 混合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拓扑与仿真. 4 2.6 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的适用场合及其技术比较. 5 2.7 交直流混合运行出现的问题. 5 第三章结论 . 7 参考文献 . 8 第一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第一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1直流输电电网发展前景直流输电电网发展前景 1.1.1高压直流输电的优势 中国的能源分布和电网结构决定了高压直流输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电网面 临空前发展的局面.由于直流输电具有送电距离远、送电容量大、控制灵活等特点,因此 在运、在建及规划建设中的直流输电工程已经和即将在西电东送、南北互供中承担主要 送电任务,在未来全
3、国联网中发挥重要作用.做好直流输电的研究、规划和建设是今后一 段时间我国电网发展的重要任务。无论是能源电力战略转型与结构调整,大规模新能源 发电接入电网,还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都需要有经济高效的远距离、大容量电力输 送手段,而高压/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正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支撑。与交 流输电相比,直流输电具有输送容量大、送电距离远、电网互联方便、功率调节容易、 线路走廊窄等诸多优点,因此,在远距离电能传输、非同步电网互联、分布式能源接入 电网、海岛供电,以及大城市中心区域电缆供电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1.1.2直流输电设备各国百花齐放 当前,“全球能源互联网”概念方兴未艾,高压直流输
4、电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十 分活跃,尤其是在中国、印度、南美、欧盟等。近日,来自12个国家的300多名专家聚 焦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直流输电装备、常规高压/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 电、直流输电系统与运行、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直流输电装备等方向,旨 在推荐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和应用。 1.21.2直流输电技术直流输电技术 1.2.1关于高压直流输电两大技术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长距离跨区电能的传输、异步电网的互联、弱电网的电能输送 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应用,换流阀技术是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关键核心。目前,高压直 流输电换流阀技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应用LCC技术的换流阀,一类
5、是应用VSC技术的换 流阀。查鲲鹏表示,中国在运行中的超高压/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大部分应用的是LCC技 术的换流阀,现有LCC的换流阀已到达800千伏/5000安培的技术指标。在现有800千 伏/5000安培技术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开发1100千伏/5500安培与800千伏/6250安培 两种技术规格。VSC换流阀技术是新一代换流阀技术,其在新能源并网、海岛电网输电 等领域上具备巨大的优势。 使用该项技术的换流阀已经在上海南风工程、 浙江舟山工程、 福建厦门工程成功应用,未来更高电压、更大容量的换流阀将在2017年豫鄂背靠背等工 程中应用。 如今,特高压、大容量的输电特性对换流变压器提出了很高的
6、工艺要求,因此采用 第一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多端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就成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方案,多端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还具备运输方式多样、灵活的输电特点。瑞士ABB中国电网项目开发经理王卫国介绍了 ABB公司的特高压多端直流输电及柔性直流电网的发展: ABB公司通过逆导IGBT概念形成 的双模式绝缘栅晶体管BIGT技术会进一步使得VSC换流阀达到3000安培/800千伏的技术 指标。目前ABB公司已具备生产525千伏直流电缆的能力,下一步将研发更大容量的,电 压等级达到600千伏至800千伏的直流电缆。 3 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2.12.1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分析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分析 我国电网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目前已经进入从大区性电网向全国性互联电网过渡 的阶段,随着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各项西电东送工 程、全国联网工程的实施,直流输电技术将在西电东送和全国联网中起着主导作用。与 此同时,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将带来一系列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比如直流 系统对所连交流系统发生的故障非常敏感,交流系统的动态行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