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1 附件 B: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1 目的及意义目的及意义 毕业设计是一个总结性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全面系统地融汇所学理论知识和 专业技能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通过本教学环节,要加深学生对所学基 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创新精神,使 学生得到有关单位工程建设从方案制定到施工组织的全过程系统性的训练。 通过毕业设计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正确的理 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毕业设计要求我们在指导老师的 指导下,独立系统的完成一项工程设计,解决与之有关的所有问题,熟悉
2、相关设 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显 著特点。因此毕业设计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 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在完成本次毕业设计过程中, 我们需要运用感性和理性知识去把握整个建筑的 处理,这其中就包括建筑外观和结构两个方面。还需要我们更好的了解国内外建 筑设计的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更多的关注这方面的学术动态,以及我们在 以后的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方向。同时积极、独立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也是为今 后的实际工作做出的必要的准备。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 混凝土结构使用历史较长。它在性能及材料来源等方面
3、有许多自身优点,发展 速度很快,应用也最广泛,已从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设施转到了近海工程和海 底工程等。我国应用混凝土的时间比较短,但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发展势 头非常好,所以深入了解混凝土的性能非常有必要。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改进起了很大作用。预应力技术的发明 使混凝土结构的跨度大大曾加,滑模施工方法的发明使高耸结构和贮仓、水池等 持种结构的施工进度大大加快。泵送混凝土技术的出现使高层建筑、大跨桥梁可 以方便地整体浇注。蒸汽养护使预制构件成品出厂时间大为缩短. 在模板方面,除了目前使用的木模板、钢模板、硬塑料模板外,今后向多功能 发展,在钢筋的绑扎成型方面,正在大力发展各
4、种钢筋成型机械及绑扎机具,以 减少大量的手工操作。 目前国内外多层房屋大多采用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近年来,由于人们 B2 对大空间、大跨度的要求,国内外正在推广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构件 的使用,大大减少混凝土的用量。另外,由于地域的不同,或是特殊功能的要求, 新的防冻、防火等具有特殊性能的混凝土正不断地被研制开发出来,相信未来混 凝土的用途会越来越广泛。 1.3 课题选型及方案分析课题选型及方案分析 本次设计任务书要求的是设计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 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
5、层框架在纵 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 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 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也可构成 丰富多变的立面造型。国外多用钢为框架材料,而国内主要为钢筋混凝土框架, 框架结构可通过合理的设计,使之具有良好的延性,成为“延性框架”,在地震作用 下,这种延性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 具有传力明确、结构布置 灵活、 抗震性和整体性好的优点, 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多层的工业与民用建 筑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层框架结构的
6、建筑越来越多了。但随着结构高度增加, 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构件的弯矩和剪力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梁柱截面尺寸 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给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带来困难,影响建筑 空间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框架结构住宅是指以钢 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 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住宅。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 工程质量较好。 框架结构房屋的布置应对称、均匀,减小抗侧刚度中与水平荷载合力作用线的 距离,减小结构重心和刚度中心之间的距离,以减小结构发生的扭转。由于框架 构件截面较小,抗侧刚度较小,在强震作用下结构整体位移和层间位移都较大, 容易产生震害。此外,非结构性破坏如填充墙、建筑装修和设备管道等破坏较严 重。因而其主要适用于非抗震区和层数较少的建筑,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除需加 强梁、柱和节点的抗震措施外,还需注意填充墙的材料以及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 方式等,以避免框架变形过大时填充墙的破坏。框架结构是柔性结构,有水平位 移,房屋的总水平位移越大,人的感觉越不舒服,而层间位移会影响建筑物的装 修和隔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