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测量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公路建设 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些现代的高等级公路勘测相对于以往的传统公路勘测, 具有线路更长、精度要求更高、时间要求更紧,数据要求共享等一系列特点,需 要我们加大公路勘测设计和施工建设方面的科技含量, 提高公路作业的现代化水 平。 关键词:道路测量,方法。 1.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任务 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是在地图上研究和实地勘测的基础上选定最经 济合理的线路,然后把线路标定在地面上。铁路勘测分初测及定测两个阶段。在 初测前要进行现场踏勘。 1.1.实地踏勘 在基本地图上选定的线路比较方案进行实地勘
2、察,提出方案研究意见。 1.2.控制测量的目的、坐标系统的选择、建立方法 控制测量的目的 控制测量一般是指在工程建设地区的地面布设一系列的控制 网点。并精确地确定这些点的位置,以便为后期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测量放 样打好基础。控制测量是一切后续测量工作的基础,没有控制测量,往后的测图 和放样等工作是不可想象的。对于坐标系统,应选定一个坐标系,使其都在一个 同一的坐标系统内,方便计算。控制网建立平面:采用先四等控制,后一级导线 公路为线状物,四等控制普遍采用GPS测量 1.3.初测 对踏勘中认为最有价值的比较方案,进行较为详细的测量,测出各方案沿线的 l:2 000或1:5 000比例尺带状地
3、形图,并全面详细地收集有关资料,供初步设 2 计之用。初测工作包括沿线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和测绘沿线带状地形图及桥梁、 隧道和其他工程需要的地形图。在比较平坦的地区一般采用人工测量的方法;在 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一般采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1)地面人工测量。对于 导线测量,在比较方案线路沿线布设导线点,以电磁波测距仪测量边长,以全站 仪测角。在导线的起讫点以及在中间每隔不远于30km处,要求与国家平面控制点 联测。有困难时,可以采用GPS方法进行导线测量。高程测量沿线路每2 h设置水 准点,采用水准测量或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方法测量水准点及导线点高程。地 形测量尽量以导线点为测站。用全站仪进行施
4、测。2)航空摄影测量。按线路方案 和测图要求确定的航摄范围进行航空摄影(比例尺1:8 0001:20 000),在航 拍地区进行外业控制测量和像片调绘,然后进行内业成图。外业控制测量以测段 为单位沿航线布设平面高程点(平高点)和高程点,用锁、网插点法,交会法,导 线等方法测量平面位置,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测定高程。目前已采用电磁 波测距仪测距、测高。内业工作为像片晒印、缩小和复照、电算加密和测图仪测 图。测图方法有微分法、全能法及综合法等,成图比例尺一般为1:2 000或1:5 000。现代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区域网平差方法已用于控制点加密。在航空摄影无 法摄得的地面隐蔽部分,采用地面人工测量
5、或地面摄影测量方法进行补测。 1.4. 定测 根据初步设计将线路的位置用木桩标定在地面上,并进一步收集资料,供施工 设计之用。定测工作包括中线测量、线路水准测量、横断面测量和地形测量. ) 中线测量。包括放线、测设交点和中线桩。按照初测地形图上设计的路线(纸上 定线)与导线的几何关系把设计路线测设到地面上去,将各直线延长交出直线交 点,根据交点和直线上的转点桩钉设中线桩(每百米里程桩及地形、地物加桩)。 在直线转向处要测设曲线、钉设中线桩(里程、主点及曲线点桩)。2)平面曲线的 测设。路线平面图形由直线和曲线组成。曲线有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两种,如直线 和平面曲线图所示。 圆曲线是具有一定曲率半径
6、的圆弧; 缓和曲线是连接直线(或 圆曲线)和圆曲线的过渡曲线,其曲率半径由无穷大(或某一圆半径)逐点变为圆 曲线半径 2.测前的准备工作 3 2.1.熟悉图纸和现场情况 道路工程设计图纸主要有道路平面图、纵横断面图、标准横断面图和附属构筑 物图等。 通过熟悉图纸在了解设计意图和对测量精度要求的基础上,掌握线路 的中线位置和各种附属构筑物的位置等,并找出有关的施测数据及其相互关系。 对有关尺寸应认真校核, 以便做好放线工作。在勘察施工现场时除了解工程及 地形的一般情况和核测中线桩位置、水准点高程外,还应特别注意做好现有地下 管线的复查及汇签工作,以免施工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2.中线复测及施工控制桩的测设 道路设计阶段所测设的中线,到开始施工的时候,一般有可能丢失或者移动、 碰触等可能。为了保证施工中线位置准确性可靠性,开始施工前应该根据原定条 件进行复测检核,并将丢失的交点桩或转点桩修复和校正好。对于改线的部分, 应当重新测定纵横断面图。回复中线时,一般均将附属构筑物的位置一一定出。 对于中线上的各桩,在施工时应被挖掉或掩盖。为了在施工时控制中线位置不受 施工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