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摘要:遥感技术的特点及其快速发展,已使遥感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地质灾害的 监测、调查与评估中。地质灾害的日益严重,应用遥感技术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 评估是极其必要的,也是当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遥感技术可以贯穿于地 质灾害监测、预警、调查、评估的全过程。 关键词:地质灾害 监测与评估 遥感技术 1 引言 近些年来,航空航天遥感技术迅猛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地质灾害的监测 与评估中。 在国外, 欧盟各国在大量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遥感调查基础上, 对遥感技术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指出了识别不同规模、不同亮度或对比度的滑 坡和泥石流所需的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并利用G
2、PS测量及雷达数据,监测地 质灾害可能达到的程度。目前,我国在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地质灾害调查方面,也 摸索了一套较为合理有效的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方法,即利用遥感信息源,以目视 解译为主,计算机图像处理为辅,将重点区遥感解译成果与现场验证相结合,并 利用其它非遥感资料, 综合分析, 得出可靠的分析调查结果。 充分利用航天航空、 差分干涉雷达和全球定位系统等遥感技术进行地质灾害监测并灾后评估, 是遥感 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应用中的必然发展趋势。 2 地质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的必要性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发展中国家每年由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了国 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在我国灾害及其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中,据
3、估计由地质灾 害造成的损失约占整个灾害损失的35。可见,利用遥感技术加大对地质灾害调 查、 监测、 防治和灾情评估, 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地质灾害多发于暴雨天气, 常具有突发性特点。这种在暴雨恶劣天气下突发的地质灾害,若用传统的调查方 法,不仅因为大面积调查难以做到实时性,也难以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遥感对 地观测技术具有时效性好、宏观性强、信息量丰富等特点。卫星遥感中的“星载 雷达技术”具有穿透云雨特点,不受天气条件影响,可以实时而准确的开展突发 性地质灾害状况调查,为抢灾与救灾工作提供准确资料。 3 地质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的可行性 3.1遥感调查地质灾害的技术经验积累 国内外遥感调查地质
4、灾害的技术方法,已基本形成了规范化的技术流程,在 地质灾害遥感判读、分类及制作相应的图像方面都取得了较成熟的经验。能够对 地质灾害进行系统的遥感解译,并进行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分区与定 量的灾情等级评估,从宏观上进行致灾成因分析和发展趋势预测。目前我国的地 质工作者已掌握了各类地质灾害的遥感影像特征, 并具备了较成熟的目视解译地 质灾害的方法技术,累积了必要的实践经验,为遥感技术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地质 灾害调查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的应用 1 3.2遥感技术特点为有效地进行地质灾害监测和评估提供了可能 一般情况下,岩性脆弱、构造发育、植被稀疏、地形陡峻的地段,在强降水 过
5、程中容易发生地质灾害。遥感技术具有全天候、准确性,不仅能有效地监测预 报天气状况进行地质灾害预警,研究查明不同地质地貌背景下地质灾害隐患区 段,同时对突发性地质灾害也能进行实时或准实时的灾情调查、动态监测和损失 评估。因此,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必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3.3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质灾害调查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持 世界卫星技术的发展, 米级甚至分米级的卫星图像为直接监测和区分地物提 供了可能性。另外,GPS技术大大改进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定位 工作,美国和俄罗斯都有全球定位系统,其提供数据的差分精度可达毫米级。我 国的基础地理框架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l:l 00
6、0 000比例尺的全国数字地图 已进入Internet,l:250 000全国数字地图也已完成,部份重点地区的1:50 000 基础1:10 000的数字地图制作工作也初具规模。这些基础数据对实现地质灾害 遥感调查新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4 地质灾害监测与评估中的关键遥感技术 目前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关键遥感技术包括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技术。 光学遥 感又包括高光谱分辨率遥感和高空间分辨率遥感。 这三大遥感技术也将是今后一 段时间的主要遥感技术系统。 4.1高光谱分辨率遥感 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是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 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其成像光谱仪可以收集到 上百个非常窄的光谱波段信息。 高光谱遥感是当前遥感技术的前沿领域,它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从感 兴趣的物体获得有关数据,它包含了丰富的空间、辐射和光谱三重信息。高光谱 遥感的出现是遥感界的一场革命,它使本来在宽波段遥感中不可探测的物质,在 高光谱遥感中能被探测。 国际遥感界的共识是光谱分辨率在/10数量级范围的称为多光谱 (Multispectral),这样的遥感器在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