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 述 课题名称: 2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厂 CASS 工艺设计 目录 一CASS 工艺国内外现状 . 3 二研究主要成果 4 2.1 CASS 工艺原理介绍 .4 2.2 CASS 工艺运行 .5 三发展趋势 6 四存在的问题 7 五参考文献 8 一一CASS 工艺国内外现状工艺国内外现状 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也称 CAST (technaoloy) 或 CASP(process) ,是循环活性污泥系统的一种形式,是 SBR 工 艺 的 一 种 改 进 型 , 是 在其 他 的 循 环 活 性 污泥 技 术 如 I
2、DEA(intermittently decanted extended aeration),IDAL(intermittently decanted aerated lagoons),ICEAS(intermittently cyclic extended aeration system)的基 础上发展而来。 1969 年, Goronszy教授从连续进水间歇运行的氧化沟工艺入 手,进行可变容积活性污泥法的研究和开发,1975年将连续进水 间歇运行的工艺应用于矩形鼓风曝气池,并由美国川森维柔公司 申请专利并推广应用,1978 年将生物选择器和 SBR 工艺有机结 合,成功开发出 CASS 工
3、艺。目前,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等国家,已经有 270多个污水处理厂应用此工艺,其中城镇污水 处理厂 200 多家,工业废水处理厂 70 多家,国内也已经有了相 关应用。 二研究主要成果二研究主要成果 2.1 CASS 工艺原理介绍工艺原理介绍 CASS工艺是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反应池沿长度方向 分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在 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滗水装置,实现了连续进水间歇排 水的周期循环运行,集曝气、沉淀、排水于一体。工艺是一个好氧 /缺氧/厌氧交替运行的过程,具有一定脱氮除磷效果,废水以推流 方式运行,而各反应区则以完全混合的形式运行以实
4、现同步硝化、 反硝化和生物除磷。其工艺流程如图 1.CASS 工艺流程图所示。 图 1.CASS 工艺流程图 工艺的主体是 CASS 反应池,每个 CASS 反应器由 3个区域 组成即生物选择区、兼氧区和主反应区,如图 2 所示。 图 2.CASS 反应池工作原理 生物选择区是设置在 CASS 前端的小容积区域,容积约为反 应器总容积的 10%,水力停留时间为 0.5 1.0h,通常在厌氧或兼 氧条件下运行。生物选择器是根据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原理而设 置的,进入反应器的污水和从主反应器内回流的活性污泥在此混 合接触,创造合适的微生物生长条件并选择出絮凝性细菌,有效地 抑制丝状菌的大量繁殖,改善
5、沉降性能,防止污泥膨胀;可通过酶反 应机理快速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物质(累积在微生物体内)并对难 降解的有机物起到较好的水解作用;同时使污泥中的磷在厌氧条 件下有效地释放。 由于回流污泥中存在少量硝态氮,生物选择器中 还会发生反硝化作用。 兼氧区能辅助生物选择区实施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的缓冲 作用,还能促进磷的进一步释放和强化反硝化作用。 主反应区是去除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通常控制氧化还原电 位 ORP 在 100mV 150mV,溶解氧 DO 在 0 2.5mg/L。使主 反应区内溶液处于好氧状态,活性污泥内部基本处于缺氧状态, 使主反应区同时发生硝化、反硝化作用和磷的吸收。 2.2 CASS
6、工艺运行工艺运行 CASS 工艺运行可以分为 4 个阶段。 充水曝气阶段 边进水边曝气并将主反应区的污泥回流至预反应区的生物选择 器。在该阶段曝气系统向反应池内供氧,一方面满足好氧微生物 对氧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活性污泥与有机物的混合与接触, 从而使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同时污水中的氨氮也通过 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转化为硝态氮。 充水沉淀阶段 停止曝气进行泥水分离但不停止进水,且污泥回流也不停止停止, 曝气后微生物继续利用水中剩余的溶解氧进行氧化分解。随着溶 解氧含量的降低,好氧状态逐渐向缺氧转化并发生一定的反硝化 作用。 滗水阶段 沉淀阶段完成后,置于反应池末端的滗水器在程序控制下开始工 作, 自上而下逐层排出上清液。 排水结束后, 滗水器将自动复位。 排水过程中,反应池底部污泥层内由于较低的溶解氧含量而发生 反硝化作用。反应器在滗水阶段需停止进水,若处理系统有两个 或两个以上 CASS 池,当一个池处于滗水阶段时可将原水引入其 他 CASS 池。为了提高污泥浓度,加强反硝化及聚磷菌的过量释 磷,污泥回流系统照常运行。 闲置阶段 闲置阶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