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使我国早已进入多老少子的格局, 社区社会养老 模式逐步转变为社会焦点本文将从概念界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几大 方面将近年来我国学者针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做一概述。 关键词:老龄化;社区养老;服务 引言 我国 1999 年已进入老龄社会, 目前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已经占总人口的 14.9%。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和挑战。随着我国家庭的“小型化”和“高龄化”的趋势,家庭养老模式遇到了前所 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前提下,社区居家养老呗提上日程,并且越来越被受到重 视。目前各地的居
2、家养老的实践层出不穷,并且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如何构建 适合时代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也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 对我国现有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可以使我们理清目前 的研究成果,同时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和建设的不 断发展。 正文 一、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涵的界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涵的界定 有关社区居家养老的内涵界定,学术界的观点不尽相同。王锦成社区居家养 老定义为:由社区提供居住在家的老年人一系列或户内或户外的养老服务。从而 构建一个符合老年人自身意愿又切实可行的居家养老体系1。而陈赛权给出的 定义则是:居家养老是建立在个人、家庭、
3、社区以及国家的基础之上,以家庭为 载体,以社区网络为依托,以国家制度、政策和法律为保障,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相 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陈赛权认为居家养老应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以老年 人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和精神慰藉为主要服务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 要服务形式2。学者祁峰则认为,居家养老是与我国传统家庭养老紧密联系的新 型养老方式,指在城市的各个社区建立相应的居家养老服务站,人们可以向服务站 申请医疗、 家政服务,由服务站派服务员到家中提供各种有偿服务的养老方式3。 二、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义 养老经济供给从家庭保障被社会保障所替代, 但家庭的养老功能并未完 全
4、消失,家庭在养老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所以居家养老是一种兼具家庭养老特 征和社会养老特征的混合型养老模式。从发展趋势看,居家养老的社会养老特征 日渐突出,家庭养老的特征逐渐弱化,并最终演化成社会养老模式。张新宽认为 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够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现实要求, 其次研究构建居家养 老服务体系,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最后,完善 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辟了养老方式新思路,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完善了我国 老年社会保障事业4。 三、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方向和方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国内有关社区养老服务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上。 第一类是提出了
5、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所面临的问题, 针对于此提出了居家养老在未来应该避免和 注意的问题。发达国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完成现代化后才面临老龄化问题, 而我国面临的是经济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因此中国 必须找到适合自己国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方式,而不能一昧的照搬西方福利 国家的养老模式5。第二类则是研究着重从老年人需求的视角出发,阐述老年人 对居家养老需求与否和需求程度。 穆光宗在马斯洛五层次需求理论的基础上进行 重新划分,将老年人需求归纳为生存性需求、 展性需求以及价值性需求三大类6。 王丽华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与老年人的需求进行匹配和梳理,将老年人需求分 为(1)生理
6、需求(食物、服饰等方面),(2)安全需求(健康长寿、医疗健全),(3)社交 和情感的需求(沟通交流、互助友爱),(4)尊重的需求(受人尊敬),(5)自我实现的 需求(老有所为)7。 并且大多数学者从文化传统的角度上赞同居家养老,因为它符 合多数老年人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文献研究法。利用文献研究法对有 关概念、观点和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归纳出各种理论已经取得的成果和有待进 一步研究的方向;2、问卷调查法。通过在城市的主要街道、公园、活动中心、 老年大学等老年人较为密集的场所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以一定的深度访谈,了解城 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方向及重点,通过数据的搜集与整理进行相应的数据 分析;3、灰色预测模型。本文在梳理过去 10 年之间老年人人口总量基础上,运 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的人口总量进行预测,为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人口总量预 测做基础8。 四、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当前的现状及问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当前的现状及问题 (一)服务经费不足、筹资渠道单一。 张新宽认为目前, 居家养老服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列入政府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