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题题 目:目: 浙江农产品浙江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研究出口结构优化研究 一、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发展进 入了新的时期。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 加强农产品出口的基地建设和调控管理, 构建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 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后,浙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农业保持较快增长,农民生活显著改 善,为适应入世,于1999年率先进行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实施农业“走出去” 战略,农产品出口贸易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浙江农产品出口已经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加快农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并使其结构进一步优化
2、,浙 江实施了各种积极有力的农产品出口政策。 农产品出口结构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 各类农产品的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所 占的比重,是反映该国农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农产品出口结构的优化不仅直 接关系到一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还关乎该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能 力。正确合理地评判农产品出口结构的优化程度,判断各主要农产品出口品种与 出口的真实关联程度是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本文对国内外学 者对农产品出口结构和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 农产品出口结构的研究 1、农产品出口结构特点 Dermot JHayes和Frank Fuller(19
3、99)在研究中发现,我国是一个包括 畜禽产品、经济作物、水果和蔬菜的主要输出国,而这些产品都是比较典型的劳 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同时,我国农业市场的自由化将会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即中 国将专攻劳动力密集农产品的生产, 根据他的分析得出我国还需要大量的资本注 入。 Kym Anderson(2002)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改革和减少贫困的问 题时认为,即使我国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价格下降,那些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 2 的价格却是要上升的。 宓红(2005)从农产品出口结构与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出发认为优化农产 品出口结构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可以拓宽就业空间。如果农 产品出口结构难
4、以优化,则农产品的质量、标准难以提高,产业链条难以延伸, 品牌难创建,则出口效益低、农民收入低的状况难以得到根本的改变。 吴彩虹(2008) 利用出口额统计分析了农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区域结构、 贸易方式以及出口目的地市场结构特征与变化。 表明我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是具 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 东部地区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区域, 贸易 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出口市场集中度仍然较高,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 洲地区。 2、农产品出口结构的比较优势 Anderson(1990)采用显示性比较有时分析方法分析了19651987年我国农 产品、其他初级产品、纺织品、服装和其他制成品的比较优势,
5、发现过去几十年 间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在下降,比较优势已经由原来的农业向制造业转移。 屈小博,霍学喜(2007)分析了农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地区结构、市场结 构以及出口经营主体结构的特征与变化,并用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力 指数(TC)以及国际市场份额等评价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实证分析显 示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总体反映了我国农业资源的禀赋和比较优势特征, 主要集 中在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但与农产品出口大国相比,整体竞争力 弱,处于劣势,部分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 刘展,冯宗宪(2002)认为,目前由于受到资源禀赋条件的影响,中国劳动 密集型农产品始终是中
6、国的优势产品, 加入世贸组织后竞争优势会得到很好的发 挥,而资本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国内市场将受到国外产品较大的冲击, 应该适应市场结构和国内生产结构。 王德娟(2005)从地区结构和产品结构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格局 和特征以及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形势, 认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增加及品种结构的演 变一方面是由于国内生产能力的提高及比较优势的转变。 于慧君(2009)从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量、产品结构、产地特征及出口市场四 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 并用贸易专业化指数(TC)和显示指数 (RCA)评价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研究表明我国农产品出口额虽然增长, 但整体竞争力不强,且表现出比较优势不断下降的趋势。最后,针对影响我国农 3 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提出相应对策。 李崇光等(2005)从比较优势内涵着手,认为农地资源的匮乏和农业劳动力 资源丰富使得我国在谷物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上,缺乏成本和价格优势,而 在园艺产品、畜产品等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上成本和价格优势明显,进而提 出一国的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一国出口贸易结构和模式应与该国比较优 势